荒漠化是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大生態問題。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最大、受影響人口最多、風沙危害最重的國家之一。從頒布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法,到組織實施重點生態工程,再到強化科技創新支撐……長期以來,我國將防沙治沙作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務,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如今,我國森林覆蓋率已超過25%,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成為全球增綠貢獻最大的國家和防沙治沙的國際典范。
在我國防沙治沙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的背景下,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持續推進,生態安全屏障日益鞏固。作為首都北京曾經的五大風沙危害區之一,昌平區南口鎮華彬生態園歷經30年科學治理,累計改造沙坑3350萬平方米,種植苗木3.2億株,草坪118萬平方米,累計投入近40億元,成功實現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生態逆轉。
2025年7月1日,由北京市昌平區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昌平區體育局和華彬文化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為期一周的“不忘初心?? 致敬經典”文化體育系列活動,在華彬生態園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融合多元業態,為京津冀市民及國際游客提供了豐富的文旅體驗,更展現了防沙治沙帶來的綜合效益。
活動期間,在“當東方遇見西方”2025夏季音樂會上,“歌劇之王”多明戈和鋼琴大師劉詩昆同臺演繹和平頌歌、百人齊唱《團結就是力量》、京劇選段《打虎上山》等……在長城腳下、生態綠地上舉行的戶外消夏音樂晚會,讓來自世界的國際友人見證了中國大地上的綠色奇跡。
《團結就是力量》大合唱在長城腳下唱響
音樂會的觀眾席上還有一群特別的來賓——歐巡賽傳奇冠軍球員,他們將在7月4日至6日在揮桿角逐“華彬傳奇冠軍賽”。本次前來參賽球員陣容空前豪華,既有歐巡8冠王邁克·坎貝爾(Michael??Campbell),還有萊德杯冠軍隊長史蒂芬·加拉切爾(Stephen Gallacher)、萊德杯冠軍球員菲利普·普萊斯(Phillip??Price)等。他們不僅將在華彬生態園展開運動競技,還成為了華彬高爾夫文化博物館啟動的首批見證嘉賓,依托防風治沙而成就的綠色園區,將落成北京首座高爾夫文化博物館。
高爾夫文化博物館前的藝術裝置
中國奧委會副主席于再清先生在高爾夫文化博物館啟動活動中,稱贊了華彬生態園從風沙荒地蛻變為如今綠意盎然的國際球場,體現了中國企業對體育、生態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長期投入。他指出:“高爾夫不只是一項體育運動,更是一種文化的交匯。它既有西方的競技規則,也融合了東方對自然的敬畏與融合。”在他看來,華彬高爾夫文化博物館的誕生,將成為青少年了解高爾夫的課堂,也將是推動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
游客在《遇見長城》新書發布會上閱覽長城風光
昌平區地處長城文化帶,從風沙源到綠草地,著名國際攝影師麥克·山下也用光影記錄下了中國長城的綠色變遷。活動期間,“當東方遇見西方”系列首部圖書《遇見長城》正式出版,在華彬文化基金會的支持下,這本畫冊也將長城腳下的“綠色守護者”的故事,帶到了世界。
歐巡賽冠軍球星到長城觀光
今年系列文化體育活動期間,華彬生態園還將陸續舉辦馬術場地障礙賽,露營集市嘉年華,美食餐飲、游戲互動、抽獎福利、舒享觀賽,全方位滿足游客的休閑文化體驗。通過文化、體育、旅游賦能,治沙成果上綻放出區域特色新體驗,進一步促進健康新消費,顯著增強了區域的文旅吸引力。前來參加活動的市民朋友表示,“正能量的音樂會給我們一種清涼的享受,特別是在這種幕天席地的大自然里,希望能夠多來欣賞這樣的音樂會,多參與戶外運動”。
通過持續生態投入和業態創新,昔日沙荒地已轉變為服務區域公眾高品質文化、體育、旅游需求的重要空間,不僅展現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成果,也為推動京津冀文旅協同與高質量發展探索了有益路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