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寄生型街溜子”群體從線下閑散人員逐漸演變為線上線下聯動的“職業網絡流氓”,他們利用社會保障制度的漏洞,將欺詐技能升級為網絡犯罪手段,嚴重危害社會公平與秩序。以下從多方面提出整治建議:
一、著重強調網絡平臺責任
網絡平臺在整治“寄生型街溜子”網絡化危害中具有關鍵作用,但目前部分平臺利用現有法律和監管漏洞,輕易逃避責任,必須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規范:
(一)強化內容審核與管理
1.平臺應利用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結合人工審核,對視頻、圖片、文字等各類內容進行全面篩查,精準識別并攔截涉及打架斗毆、街頭約架、虛假求助、詐騙等不良內容,從源頭上切斷“寄生型街溜子”傳播有害信息的渠道。
2.建立嚴格的主播和用戶準入機制,要求實名認證并審核其背景信息,對于有不良記錄或涉嫌違法犯罪的人員限制其注冊和使用權限,防止他們利用平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
(二)優化算法推薦機制
1.調整算法策略,避免單純基于點擊率、完播率等指標進行推薦,而是綜合考慮內容的合法性、真實性、社會價值等因素。對于正能量、合法合規的內容給予更多推薦機會,而對于可能存在風險的內容進行嚴格限制,防止“寄生型街溜子”通過制造聳人聽聞、虛假誤導的內容吸引流量。
2.定期對算法進行評估和優化,及時發現并糾正算法中的偏差和漏洞,確保算法推薦符合社會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規要求。
(三)建立快速響應與處置機制
1.平臺應設立專門的應急處置團隊,一旦發現或接到用戶舉報的“寄生型街溜子”相關違法違規行為,立即啟動快速響應機制,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核實、處理,及時刪除違法信息、封禁賬號等,最大限度減少不良影響的擴散。
2.加強與監管部門的協同配合,對于涉及違法犯罪的線索,及時主動向相關部門報告,并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和協助調查,形成打擊合力。
(四)完善平臺規則與責任條款
1.在平臺用戶協議和服務條款中,明確禁止用戶從事“寄生型街溜子”相關行為,詳細列舉行為界定和處罰措施,讓用戶在注冊和使用平臺時清楚了解違規后果。
2.強化平臺自身的責任擔當,對于因平臺審核不嚴、算法推薦不當、處置不及時等原因導致“寄生型街溜子”網絡化危害蔓延的,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和經濟賠償責任,包括但不限于對受害者的損失進行賠償、對監管部門的罰款等,通過加大平臺的違法成本,倒逼其加強管理。
二、加強法律法規完善與執行
1.立法部門應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針對網絡平臺在“寄生型街溜子”網絡化危害中的責任作出更明確、更具操作性的規定,填補現有法律漏洞,使平臺無法輕易逃避責任。
2.監管部門加大對平臺的執法力度,定期開展專項檢查和抽查,對未履行責任的平臺依法嚴厲處罰,確保法律法規得到有效執行。
三、優化社會福利審核與監管
1.建立信息共享平臺,整合民政、網信、公安等部門以及網絡平臺的數據資源,實現對社會福利申請人的全面、動態審核與監管。
2.加強與網絡平臺的協作,及時獲取申請人和享受福利人員在網絡上的行為信息,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停發福利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四、提高公眾防范意識與參與度
1.通過多種渠道廣泛宣傳“寄生型街溜子”的常見手段和危害,提高公眾特別是網絡用戶的防范意識,讓公眾了解如何識別和抵制這類不良行為。
2.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監督和舉報,建立便捷、高效的舉報渠道和獎勵機制,對提供有效線索的舉報人給予重獎,形成全社會共同打擊“寄生型街溜子”的良好氛圍。
五、關注未成年人教育與引導
1.家庭和學校應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網絡安全教育和價值觀引導,教育他們樹立正確的網絡行為規范,增強對“寄生型街溜子”不良行為的辨別能力和抵制意識。
2.網絡平臺應承擔起保護未成年人的責任,嚴格履行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未成年人賬號的管理和保護,防止他們受到“寄生型街溜子”的不良影響。
六、進一步加強技術手段應用
1.政府和相關部門應推動技術研發,為網絡平臺提供更先進的技術工具和解決方案,幫助平臺提高內容審核、用戶管理、算法優化等方面的能力。
2.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建立全網監測和預警系統,實時監測“寄生型街溜子”的網絡活動軌跡,及時發現和處置潛在的網絡化危害。
七、建立行業自律與協同機制
1.在政府指導下,網絡平臺應加快成立行業聯盟,制定統一的行業規范和自律準則,加強行業內部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
2.通過行業聯盟,推動平臺之間共享“寄生型街溜子”黑名單、違規賬號等信息,實現對不良用戶的聯合懲戒,使他們在整個行業范圍內都無法繼續從事違法違規活動。
八、加強信用體系建設
1.將網絡平臺和用戶的網絡行為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建立網絡信用記錄和評價機制。
2.對于多次出現問題或拒不履行責任的網絡平臺,降低其信用評級,并在融資、合作、上市等方面進行限制,同時對平臺的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負責人也追究相應的信用責任。
九、持續優化福利政策與資源分配
1.完善社會福利政策,進一步細化和明確福利申請的條件、標準和審核程序,減少漏洞和模糊地帶,使“寄生型街溜子”難以鉆政策空子。
2.加大對真正需要幫助的困難群體的支持力度,通過提供就業培訓、創業扶持等方式,幫助他們擺脫困境,實現自力更生,從根本上減少“寄生型街溜子”滋生的土壤。
整治“寄生型街溜子”網絡化危害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特別是網絡平臺必須承擔起應有的責任,不能利用現有規律逃避監管。通過以上多方面的措施,形成合力,切斷“寄生 - 犯罪”雙循環,守護社會公平正義,為誠實勞動者創造公平環境,還下一代清朗成長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