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朝中社6月30日報道,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會見了俄羅斯文化部長柳比莫娃率領的俄羅斯文化代表團。同日,金正恩還出席了為慶祝柳比莫娃代表團到訪平壤而舉辦的俄朝藝術家音樂會。期間,金正恩在觀看記錄朝鮮士兵庫爾斯克戰役事跡的影片時感動落淚。
根據韓國方面的情報顯示,自朝鮮派兵軍援俄羅斯以來,已經有4700名朝鮮士兵死亡,另有1300人重傷。考慮到朝鮮派兵入俄作戰人數不過萬人,所以韓國的情報明顯存在夸大和抹黑的嫌疑。但不可否認的是,朝鮮士兵的確在俄烏戰場有不小的傷亡,畢竟俄烏沖突的殘酷性是眾所周知的。
金正恩此次落淚,也說明了朝鮮軍人付出了不小的代價。許多人都會問,朝鮮派兵支援俄羅斯,到底得到了什么?
實際上朝鮮派兵入俄作戰,是一項雙贏的“協作”。
對于俄羅斯來說,三年俄烏沖突打下來,俄軍死傷慘重,俄軍士氣也相對低落,俄軍最需要的就是作戰勇猛的生力軍。而朝鮮士兵一直以意志堅定、作戰頑強著稱。所以朝鮮士兵入俄作戰,為俄軍解放庫爾斯克州的戰役做出了突出貢獻。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朝鮮入俄作戰是很謹慎的,嚴格按照國際法和兩國協約執行。
因為庫爾斯克州原本就是俄羅斯的領土,朝鮮出兵幫助俄軍打退烏軍的入侵,從協議上既符合《俄羅斯與朝鮮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也沒有落下個幫助俄軍侵略烏克蘭的罪名,甚至可以說這是一場幫助俄羅斯的“反侵略”戰爭,朝鮮還是正義的一方。
從這個方面來看,朝鮮出兵俄羅斯,并非是外界所說的朝鮮被俄羅斯忽悠著去烏克蘭前線當炮灰,朝鮮決策者有著自己的智慧和考量。
對于朝鮮來說,當初與俄羅斯簽訂《俄羅斯與朝鮮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就是一場利益互換的合作,朝鮮也從俄羅斯得到了大量的先進武器技術與裝備。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朝鮮自研的預警機和驅逐艦。
朝鮮在今年3月份試飛了一款以伊爾-76運輸機為原型改裝的預警機,該預警機背部搭載有創紀錄的14米直徑的三面陣雷達罩。綜合性能甚至超過了俄羅斯自用型的A-50預警機。要知道朝鮮在此之前別說預警機,就是地面相控陣雷達都沒幾部,如今突然試飛了看起來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預警機,背后必然有俄羅斯的技術支援。
另外,朝鮮在今年4月份還下水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 “崔賢”號國產新型驅逐艦。該艦搭載74單元種類不同的垂直發射系統,還搭載了與美西方同款的四面相控陣雷達,整體技術水平已經足以與美西方看齊。
要知道同等技術,即便是我們中國,也是在本世紀初才逐步攻克和掌握。日韓的導彈驅逐艦相控陣雷達系統,都是引進自美國。按朝鮮的綜合國力和科研實力,如今一夜之間趕日超韓,根本不可能。所以這必然是與俄羅斯合作的結果。
所以雖然朝鮮士兵在俄境內作戰付出了不小的傷亡,但是朝鮮因此也獲得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現代化雷達和武器技術,對提高朝鮮國防實力具有重要意義。畢竟在美西方封鎖的情況下,朝鮮能夠打破封鎖,實現國防科技的飛躍,這可不是普通援助就可以換來的,也是朝鮮抓住了俄羅斯當前相對困難的局面做出的正確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