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不就是一堵墻嗎?
當英國博主艾米麗踏上中國土地時,或許未曾料到自己會以“餓暈姐”的名號引發全網熱議,更不會意識到,一句話就暴露她的無知。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國人為何會給她冠上“餓暈姐”的名號?
2025年3月的廣州太古匯,艾米麗對著鏡頭露出困惑神情:“這就是美食之都?沒有一家是能吃的?!?/p>
彼時她身處餐飲業密度極高的街區,周邊茶餐廳、粵菜館、小吃攤鱗次櫛比,卻堅持聲稱“找不到食物”,最終在餓意驅使下沖進麥當勞,這一幕被網友戲稱為“魔幻尋食之旅”,“餓暈姐”的外號也由此誕生。
事實上,艾米麗出發前曾信誓旦旦表示“期待真正的中國菜”,但當傳統美食以鮮活姿態出現在眼前時,她卻陷入認知盲區。
有網友推測,這或許與部分西方媒體對中國飲食的片面呈現有關,要么將中餐簡化為“左宗雞”“幸運餅干”等美式改良版本,要么過度強調“異域”屬性,反而讓初來者對真實的飲食場景產生疏離感,就像艾米麗在視頻中抱怨“看不懂菜單”,卻忽視了許多餐廳早已配備英文標識和圖片菜單的細節。
更具爭議的是艾米麗在商場里的“收入宣言”:“中國人年均收入十萬美金,英國才三萬?!边@句與現實嚴重脫節的言論,瞬間點燃網友吐槽熱情。
有財經博主當場科普:2024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4.9萬元人民幣,即便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也與“十萬美金”相去甚遠。這種離譜的認知偏差,讓人不得不懷疑其信息來源的可靠性,或是為博眼球刻意制造的“流量密碼”。
帶著對“正宗中國菜”的執念,艾米麗轉戰重慶。
或許是受地圖比例尺誤導,艾米麗以為從廣州到重慶“不過幾小時車程”,結果從早折騰到晚,深夜11點才抵達目的地。這種對中國疆域遼闊程度的低估,在外國游客中并不罕見,曾有日本博主震驚于“從上海到北京高鐵要5小時”,而這在中國人眼中已是“千里江陵一日還”的便捷。
在防空洞火鍋店的體驗,堪稱大型“社死現場”,不會調蘸料、生燙牛肉直接入口、被辣到涕淚橫流,一系列操作讓圍觀網友直呼“像極了第一次吃火鍋的萌新”,但真正引發爭議的是她對服務員的態度。
當對方耐心示范油碟調配時,艾米麗突然暴怒:“在英國我們直接吃原味!”這種將個人習慣凌駕于當地飲食文化之上的做法,被網友批評為“缺乏基本的文化尊重”。
重慶文旅局的回應頗具意味:“我們準備了2000份英文菜單,但從沒想過還要教人怎么吃火鍋?!边@句略帶無奈的調侃。
帶著前兩站的爭議,艾米麗來到北京,目標直指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長城。
300多元的套票包含纜車、餐飲等服務,纜車上的艾米麗還在感嘆“景色真美”,但登上城墻后卻開啟“吐槽模式”:“這不就是一堵墻嗎?怎么能算世界奇跡?”
她將瞭望塔稱為“觀景臺”,認為泰姬陵和斗獸場“比長城震撼得多”,甚至誤以為“長城就到對面山頭為止”。 這番言論徹底點燃網友怒火。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張明在直播中回應:“長城從西周開始修建,歷經2000多年,而泰姬陵才300年歷史。”
這種時間維度的對比,揭示了兩者在文明厚度上的差異,長城不僅是軍事防御工程,更是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對話見證,其蜿蜒2.1萬公里的體量,在古代世界堪稱建筑奇跡。
艾米麗的“長城誤解”并非個例,曾有外國游客質疑“金字塔就是一堆石頭”,但很少有人因此否定其歷史價值。
面對網友的群嘲,艾米麗自稱“因抑郁而依賴評論區社交”,這一說法引發部分人反思:當我們在批評“傲慢”時,是否也陷入了另一種形式的“文化優越”?
確實,艾米麗的言行存在諸多不妥,但動輒冠以“無知”“蠢”的標簽,是否也關閉了跨文化對話的可能性?
事實上,在艾米麗的爭議之外,更多外國游客正在以開放姿態體驗中國。
據統計,2024年長城接待外國游客900萬人次,滿意度達92%。許多人被長城的壯觀震撼,甚至會主動研究其歷史背景,有日本游客在社交平臺分享“長城徒步攻略”,詳細標注各個敵臺的歷史功能;有法國游客將長城與羅馬城墻對比,撰寫長篇文化分析,這些案例證明,跨文化理解并非不可能,關鍵在于是否具備主動探索的意愿。
北京文旅局的應對措施頗具啟示意義:推出“外國游客服務升級計劃”,設立多語言文化解說站,培訓“文化體驗官”。
這種“授人以漁”的方式,比單純反駁更有建設性,就像給游客一本“文化說明書”,幫助他們理解現象背后的邏輯。
畢竟,當一個外國游客知道“火鍋油碟是為了解辣”“長城瞭望塔用于軍事預警”時,誤解自然會減少,尊重也會隨之產生。
如今艾米麗已離開中國,她的旅程留下一串爭議,也留下思考空間。
與其罵艾米麗無知,不如想想如何讓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更有效,畢竟,當別人說‘長城是一堵墻’時,我們除了生氣,還可以告訴他們這堵墻背后的故事。
對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