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楚昕簽售新書《泥潭》 紅星新聞記者 胡閑鶴 攝
“待新書上市時,書頁里的每一個字,都是我最誠摯的答復。”今年5月底,青年作家劉楚昕因在頒獎現場哽咽追憶病故女友而感動全網。面對網絡關注,他作出了上述回應。
1個月之后,劉楚昕的獲獎作品《泥潭》終于面世。7月4日下午,在廣西南寧漓江書院舉辦新書發(fā)布會現場,劉楚昕分享了創(chuàng)作《泥潭》思路及獲獎后的心路歷程。
劉楚昕表示,獲得漓江文學獎后,他得到社會的巨大關注,這種“名氣大于實力”的情況讓他感到不安,并自嘲是“流量作家”。在回應網絡上“炒作離世女友獲流量”的說法時,他表示,這個結果是好的,但過程是意料之外的。
“我可能只是壓抑了很久,沒管太多,就只是想在公開場合說一下。”劉楚昕說,“之所以說結果是好的,是因為年輕作家需要被關注,就該讓文學青年一夜爆紅。”
劉楚昕在南寧漓江書院舉辦新書發(fā)布會 紅星新聞記者 胡閑鶴 攝
劉楚昕還提到,《泥潭》的總體風格偏向現代派,自己的語言風格受到魯迅等作家的影響。
“生活就像在沙子里找金子一樣。正是那些高貴的品質——哪怕是一閃而過的,人類所展現出的高貴的品質,支撐著我們繼續(xù)生活下去。”劉楚昕在漓江出版社7月4日發(fā)布的宣傳視頻中稱,小說《泥潭》傳達的就是這樣一種信念。
劉楚昕1991年出生于湖北荊州,武漢大學哲學系博士畢業(yè),現在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工作。
今年5月27日,第二屆漓江文學獎頒獎典禮在桂林舉辦,劉楚昕憑借長篇小說《泥潭》摘得虛構獎。當日,劉楚昕因在頒獎現場哽咽追憶病故女友而感動全網。
6月12日,《泥潭》在當當網啟動預售,預售開啟僅8小時便達到5萬冊,首日銷量直沖10萬冊,8天累計銷量飆升至30萬冊,成為今年文學市場的現象級爆款。
劉楚昕在發(fā)布會現場 紅星新聞記者 胡閑鶴 攝
在新書發(fā)布現場,《泥潭》的責任編輯謝青蕓介紹,截至7月4日,《泥潭》銷量達到40萬冊。
據漓江出版社介紹,《泥潭》以辛亥革命的序幕武昌起義為背景,講述了恒豐、端瑞、關仲卿等人被社會動蕩裹挾時的糾葛與迷茫,時間跨度三十余年。該書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普通人物在歷史變遷中的生存困境。故事分為三個部分,每個部分有不同的角色,并無絕對主角,均以群像式手法敘事,人物看似獨立卻又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文本嘗試閃回、解離與復調等多種敘事手法,將文本置于濃厚的探索氛圍之中;通過回溯歷史碎片,展現人在困境中掙扎自救的復雜心境。
第二屆漓江文學獎評委會給《泥潭》的授獎詞表示,作品表現出對歷史的反思、對人心的剖析,以及獨特的藝術感召力,在寫作策略上別出機杼,書中套著另一本書——未完成的同名作——將文本以自我否定和自我增殖的方式搭建了復調結構,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稗官野史。
紅星新聞記者 胡閑鶴
編輯 郭莊 責編 李彬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