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日報適老化專題組探訪歐仕達助聽器產業園,報道了歐仕達助聽器聲學研發基地、芯片研發及與廈門大學信息學院就AI驗配的合作項目等內容。
*下方正文節選自《福建日報》頭版專題報道《閩企發力適老化產品賽道》
“聽”見藍海潮聲
助聽器是一種典型的技術密集型適老化產品,也是各地補貼目錄中的重要品類。
小小助聽器,藏著怎樣的大乾坤?近日記者來到我國最大的助聽器生產基地——廈門市海滄區生物醫藥產業園(歐仕達聽力科技)一探究竟。
在歐仕達聽力科技(廈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仕達”)的消聲實驗室內,柔軟多孔的吸聲材料,不但勾勒出千溝萬壑,還構成6個朝向的界面,實驗室因缺少回聲,聽聲辨位變得困難……
“這是目前規模位于廈門前列的全消聲實驗室,室內的背景噪聲可控制在11分貝以下。”對著實驗室中心的假人模型,歐仕達聲學工程師(向記者)介紹,(歐仕達)公司產品的聲學性能測試、研發所需的聲學實驗都在此進行。“可別以為這只是個塑料模特,它集成了傳感器和信號傳輸系統,目的是為了模擬最真實的人體使用場景。”
就在全消聲實驗室的不遠處,歐仕達助聽器工程師們正在對一臺新型芯片校驗裝置進行最后的調試,不久后該裝置將正式投用,可一次性完成8個芯片的校驗。相同時間內,該裝置校驗芯片的速度是以前的4倍以上,而投入的人力僅為原先的1/4。此外,歐仕達與廈門大學信息學院就AI驗配的合作項目,也于今年5月正式啟動。
世界衛生組織(WHO)2021年發布的《世界聽力報告》數據顯示,全球約15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85歲以上患病率超過50%。WHO預計,到2030年全球聽損患者將達到19億,其中中度及以上的患者超過5億,助聽器的市場潛力巨大。“龐大的市場就意味著機遇。在AI浪潮下,耳模3D打印、高精度語音處理等技術廣泛應用于公司產品,國產助聽器將占領更大的市場份額。”歐仕達總經理徐鵬程介紹道。
報道里寫到:“目前,歐仕達已獲評瞪羚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近年來,企業年平均營收增速在20%左右;去年以來,適老化產品補貼拉動企業營收增長3%~5%。”而未來,歐仕達將繼續聚焦聽力技術研發,以創新科技守護聽力健康,讓更多老年人 “聽清每一句愛與牽掛”,在適老化賽道上綻放更多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