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年輕人養生,既要健康,又要高效。
晚上九點下班回到家后,26歲的互聯網白領文茹(化名)從冰箱拿出一瓶紅豆薏米水,“噸噸噸”幾口喝下去,頓感身心清爽。
時尚是個輪回,養生亦然。不知從何時起,"養生"二字已悄然滲透進當代年輕人的生活肌理,成為一種新的時尚潮流和生活風尚。
不過,年輕人正在過一種新的養生生活。以前,“養生”似乎是慢生活的專屬,總是與“耗時”“繁瑣”聯系在一起。提及“養生”,人們腦海里浮現的總是砂鍋里咕嘟冒泡的老火靚湯,需要耐心熬煮的藥膳茶飲。而現在,年輕人正在打破這一固有認知——他們既要健康,又要效率。
各式各樣的花式養生水于是應運而生。今年夏天,除了無糖茶,添加了人參、枸杞、薏米、洛神花等成分的即飲養生茶開始占據C位。不再需要花幾個小時燉湯,年輕人直接拿起一瓶“熬夜水”或“祛濕茶”,2分鐘完成“自我療愈”。
01.
養生食材“大亂斗”
放在十年前,誰也不會想到,被爸媽追著喝的那些湯湯水水,如今竟悄然占滿便利商店的冰柜,成了年輕人追捧的時尚單品。
(便利店里冷柜里陳列的養生水。《消費者報道》記者攝)
“養生水”聽起來有點兒潮,實際上是采用紅豆、桂圓、人參等藥食同源的材料,通過熬制、萃取等工藝制作而成的即飲飲料。為了滿足年輕人的養生需求,各家飲料品牌快把《本草綱目》翻出花。
《消費者報道》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市面上的包裝養生水大致分成3類,最為常見的是傳統食材熬煮成的飲料,如紅豆薏米水、紅棗枸杞水、清爽綠豆水、蘋果黃芪水、茅根竹蔗水等。
這類飲品也是飲料品牌們最熱衷于生產的,其中紅豆薏米水最為常見。據《DT商業觀察》統計,幾乎每個做養生水的品牌都有一款紅豆薏米水。而隨著養生水市場越做越大,一些小眾食材也開始出現在貨架上,比如亞麻籽、紫玉米、枳椇子等。
單純的藥材味往往難以入口,因此市面上的養生水常常將桂圓、紅棗、馬蹄、五指毛桃等帶有甜味或者香氣的食材與中藥材搭配熬制。
在廣東地區,五指毛桃是一種常見的藥用植物,當地人常稱它為"廣東人參"。將它與薏米一起煮水,會散發出類似椰子的清香,成為不少養生愛好者的新選擇。29歲的江蘇人葛薇(化名)就是這種養生水的忠實粉絲。她是一個椰子口味愛好者,“加了五指毛桃的薏米水帶了點淡淡的椰香,我還挺喜歡的。”
一些頗具地方特色的植物飲料也在社交平臺上受到不少養生愛好者的歡迎。
與近期出圈的東北特產白樺樹汁類似,廣西的特產丹竹液同樣是從植物中鉆孔取出來的汁液,口感是清涼的草本植物味道,古籍《本草綱目》記載其具有鎮靜、解熱、生津等功效。這一產品在社交平臺上已經小范圍出圈,一篇產品推薦的帖文在社交平臺上收獲了近萬的點贊。
嶗山白花蛇草水更是養生水界“鼻祖”般的存在。它以天然嶗山礦泉水為基礎,添加白花蛇舌草提取液及二氧化碳,經特殊工藝配制而成,自1962年問世以來暢銷東南亞數十年。研究表明,它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等功效,被國外消費者譽為“健康珍品、養生經典”。有網友評價稱:“(嶗山白花蛇草水)有著獨一無二的淡淡中藥味口感,入口清冽,回味中帶帶著草本植物的甘醇,一口入魂。”
除了植物養生水,更有品牌將中藥店經典藥方裝進飲料瓶。如近期陸續出現在便利店貨柜的“六味地黃飲”,便是將六味地黃丸的配方做成了飲料,連外包裝都是濃濃的“藥店風”。比起直接吃藥丸的苦澀,飲料版的六味地黃飲更易入口,嘗試過的消費者們形容它有著類似板藍根的淡淡“草本味”。
02.
養生,不再只是“慢功夫”
如果說去年出現在超市貨架的養生水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今年夏天則已經火到沒邊了。既有三得利、元氣森林等知名飲料品牌深耕布局,也有盒馬、山姆等新零售品牌持續推新,更有白象、來伊份等新晉選手跑步入場。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中式養生水市場規模增至4.5億元,年增長率超過350%。預計未來5年內,中式養生水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88%,到2028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00億元大關。
養生水之所以爆火,和年輕人的健康焦慮不無關系。身處快節奏生活的年輕人們,雖然無暇像上一輩那樣精心調理身體,但依然希望在通勤路上、加班間隙,用最省時的方式照顧自己。他們或將口感更清爽的養生水當作日常“水替”,又或是看中了養生水的隱藏功效。
00后美術生陳穎(化名)每周起碼有兩到三天會去便利店選購養生水。她從前酷愛可樂和甜味茶,如今最常喝的飲料是紅豆薏米水、五指毛桃薏米水和陳皮山楂水。“我濕氣重,所以會著重喝一些祛濕的水,也不知道有沒有用,但就是愛喝。”
文茹愛上養生水源于一次偶然嘗試:"我對象去朋友家吃飯,帶了一瓶朋友家囤了的養生水回來,我嘗了嘗確實不錯,好喝而且很健康。"
文茹工作壓力較大,臉色有些暗沉,曾被朋友說“班味太重”。紅棗枸杞水、紅豆薏米水和清爽綠豆水成了她的"續命三寶"。"我經常在社區零售平臺一次買好幾瓶,家里和辦公室都備著存貨,就當日常的水來喝。"對文茹來說,這些養生水既是繁忙工作中的一絲清爽,也是對抗"班味"的秘密武器。
(文茹習慣一次性囤夠不同口味的養生水 受訪者供圖)
03.
年輕人養生的本質:在忙碌中尋找平衡
如果說便利店的即飲養生茶主打“開蓋即養生”,需要煮著喝的養生茶包則讓養生以更具儀式感、更輕量化的方式融入年輕人的快節奏生活。
如今的茶包市場涌現出各種“功能型”組合——護眼明目的菊花枸杞茶、健脾祛濕的紅豆薏米茶、安神助眠的酸棗仁茯苓茶……艾媒咨詢發布的《2024年中國養生茶飲行業現狀研究及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45.9%的消費者選擇養生茶包來進行茶飲沖泡,17.4%的受訪者選擇養生瓶裝類。
從事廣告行業的95后女生楊晴(化名)常常需要應酬、熬夜。每隔一段時間,她都會買來養肝安神茶、健脾祛濕輕身飲等各種功效的茶包,努力在繁忙的工作和健康之間中找到平衡。
(以枸杞和酸棗仁為主要成分的養肝安神茶。受訪者供圖)
從事社區工作的95后菲菲(化名)則是一名資深的“養生愛好者”。早些年的腸胃不適讓她非常關注自身健康。去年,她收到同事贈送的一個養生壺,便開始變著花樣買來養生藥材煮水喝。“覺得上火了,就煮點黑豆水;每月經期之前,會煮一些黃芪、麥冬。”她分享道。
值得注意的是,對養生水功效的質疑聲也層出不窮。不過,多位消費者在接受《消費者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并沒有將調理身體完全寄希望于養生水,喝養生水更像是一種調節生活的方式。“其實我在喝養生水這件事上沒有太多的功利心。我不喜歡喝白開水,就希望能喝點有味道的水、讓自己更愿意喝水。”菲菲說。
在菲菲看來,喝養生水更多是一種消解健康焦慮的方式。“有時候,熬夜等不健康行為帶來的負面情緒,遠比熬一次夜帶來的身體傷害更加明顯。如果能通過喝養生水緩解熬夜帶來的愧疚感,我覺得也算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從“煲湯2小時”到“買水2分鐘”,高效、便捷的養生背后,是年輕人在快節奏生活中養成的智慧:既然無法改變忙碌的節奏,那就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多給自己一點健康的慰藉。
作者:黃婧
微信編輯:彭騰歡
責任編輯:肖道
制圖:Judy Chen、Julia
轉載授權、投稿、合作請聯系消道長:
消道長微信:ccrzhushou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