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這兩天湖北荊門、河南信陽接連放大招,直接宣布以后新房都得 “眼見為實”—— 現房銷售!這消息一出來,朋友圈都炸鍋了,有人說終于不用怕爛尾了,也有人嘀咕:“這以后房價是漲還是跌?” 今天咱就掰開了、揉碎了,嘮一嘮這現房銷售背后,到底藏著什么 “樓市密碼”。
先給大家算筆明白賬。為啥這波推行現房銷售的全是三四線城市?看看數據就知道了!易居研究院說了,到今年 4 月末,三四線城市的房子庫存都夠賣兩年半!啥概念?就好比你家樓下超市囤了三年都吃不完的方便面,還在不斷進貨,能不著急清庫存嗎?再看看信陽,2024 年新房銷量直接跌了 超7.8個百分點,2025 年庫存又往上竄了 8.5%,再加上七普數據顯示 279 萬人 “用腳投票” 往外跑,房子比人還多,可不就得想轍嗎。
說到這兒,可能有人要問了:“當年為啥搞預售制?現在又為啥突然變卦?” 這事啊,還得從咱國家的城市化說起。十幾年前,進城的人跟潮水似的,房子根本不夠住。開發商也急得直撓頭:“拿地、蓋房、賣樓,一套流程下來得兩三年,等房子蓋好了,人都住橋洞去了!” 咋辦?那就搞預售制!房子剛打地基,甚至連圖紙都沒畫完,就能先賣 “樓花” 回籠資金。這招確實管用,城市里高樓大廈跟雨后春筍似的冒出來,但也埋下了不少雷 —— 爛尾樓、貨不對板、質量問題,這幾年全爆了。
現在風向變了,根本原因就倆字:“過剩”。以前是 “人追著房跑”,現在是 “房追著人跑”。就拿荊門來說,從明年開始,開發商拿地蓋完房,驗收合格才能上市,這一下子就把新房入市的速度砍了一大半!以前開發商拿地半年就能預售,現在得老老實實蓋兩三年,這庫存壓力能不緩解嗎?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再也不用玩 “賭石” 游戲了 —— 不用對著沙盤和效果圖瞎想象,直接看現房,哪里漏水、哪里采光差,一眼就能識破。
不過話說回來,這政策一落地,最難受的還得是開發商。以前靠預售制 “空手套白狼”,現在得真金白銀砸進去蓋房,資金鏈稍微一緊張就得 “涼涼”。所以啊,以后小開發商怕是要大批退場,能活下來的,要么是財大氣粗的國企央企,要么是口碑過硬的老牌房企。這對咱購房者反而是好事,至少不用擔心交了錢,房子變成 “鬼樓”。
但這里頭也有個矛盾點。開發商拿地越來越謹慎了 —— 誰知道兩年后樓市是啥光景?萬一蓋好了房子,價格跌得比炒股還狠,那不得賠到姥姥家?所以,要么地方被迫大出血,在土地出讓金上狠狠讓利;要么就得給開發商各種政策優惠,比如降低稅費、放寬貸款條件。說白了,這場博弈里,最終買單的還是城市的財政和經濟實力。
說到這兒,重點來了!家人們,如果你在三四線城市,手里攥著兩三套房子,還等著房價 “咸魚翻身”,趕緊醒醒吧!看看你家城市的人口是在增長還是流失,房子庫存是越來越多還是越來越少。要是人口嘩嘩往外流,二手房掛牌量比天上的星星還多,別猶豫,能賣就賣!別聽那些 “房價永遠漲” 的鬼話,鶴崗幾萬塊一套房都沒人要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更扎心的是,房子租不出去的也別硬扛。以前還能靠租金補貼房貸,現在需求少了,租金也跟著跳水。與其留著房子貶值,不如早點變現,把錢攥在手里,投資自己、提升技能,或者做點靠譜的小生意,不比守著一堆鋼筋水泥強?
最后我想說,樓市這場大變局,既是危機,也是轉機。現房銷售時代,咱們普通老百姓終于不用當 “冤大頭”,有了更多選擇權。但記住,買房永遠是大事,千萬別跟風、別沖動!關注我,以后有任何樓市新動向,第一時間給大家拆解,讓咱老百姓買房賣房不再被忽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