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簽署諒解協議之后,美國開始恢復對華出口乙烷,這釋放了什么樣的信號?與此同時,稀土聯盟成立,它存在哪兩個致命的問題呢?
中美倫敦談判之后,雙方達成了框架協議,近日,特朗普公開宣布中美簽署了諒解協議,換句話說,雙方貿易暫時停戰了。令外界沒想到的是,距離中美簽字停戰沒多久,美國就解除了對華乙烷出口限制,已經有8艘巨輪開往中國。
這件事情說明了,中美都在積極履行雙方達成協議中的內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再一次說明中國的稀土出口政策讓美國不敢再像之前那樣對華陽奉陰違了。要知道,在中美日內瓦談判之后,雖然雙方達成了一定的共識,但美國并沒有積極行動起來,反而在各個方面對華進行打壓。很明顯,美國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逼中國放寬對稀土出口的限制。但在美方虛空造牌,不斷對華打壓的情況下,中方找不到任何理由來向美國出口稀土。所以,眼看嚇不到中方,特朗普只能呼吁雙方進行第二輪談判,在這一輪談判中,稀土成為美國對華談判的主要議題。事實證明,特朗普吸取了第一輪談判之后的教訓,在第二輪談判后開始改變對華立場了。比如,在赴美留學生問題上,特朗普明確表示歡迎中國留學生前來學習;再就是簽署諒解協議之后,美國就解除了對華出口乙烷以及半導體產品的限制。相應的,中國也放寬了對美出口許可。
不過,在高端芯片領域,美國依然沒有放松對華出口,而中國在軍用稀土方面,也沒有放寬對美國的出口管控。這就意味著,未來中美之間的談判還將繼續。中美想要徹底消除貿易壁壘,恐怕還需要很長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對華開始出口乙烷的時候,以美國為首的四個國家統一戰線,成立了稀土聯盟。這四個國家分別是美國、日本、澳大利亞以及印度。不難發現,這四個國家同四方安全對話機制的成員國完全一致。也就是說,美國組建的這個小圈子的“業務范圍”擴大了,除了之前的對華進行戰略圍堵之外,擺脫對華稀土依賴也成為它們的主要目標之一。不過,這四個國家組成的小圈子,存在兩個致命的問題。
第一個,就是稀土存量有,也可以進行開采,但缺少的是稀土的進一步加工技術。在這里,我們以印度和日本舉例。前幾天,印度和日本分別對外表示會加大稀土開采力度。要知道,印度的稀土儲量占到了世界第三,如果要增產的話,印度確實可以實現增產目標。但問題在于增產的稀土二次加工到能夠出口的成品稀土,這一環節需要的技術印度是缺失的。所以,印度口號喊得很響,但距離落地還需要很長時間。日本其實也是一樣,而且日本的稀土增產之路會更曲折,日本對外表示,將會開采海底稀土,這就導致光初始階段,它就必須付出更高的代價,如果再進行二次加工的話,那所需要的成本是進口國家也就是美國所承擔不起的。至于美國,已經有權威機構預測,美國想要擺脫對中國的稀土依賴,至少需要十年時間。所謂的稀土聯盟,不過還是一幫國家打著稀土的旗號,繼續實施圍堵中國的戰略罷了。
第二個,就是這個圈子充滿了不確定性因素。而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就是印度。在美日澳印四國中,美日澳都是盟友關系,印度單單被排除在外,按照印度的行事風格,印度完全是想通過這個聯盟來為自己實現利益最大化。從俄烏沖突到現在,印度的表現堪稱是“墻頭草”的典范,在俄烏沖突中,印度憑借中立的立場兩頭通吃,在對華方面,印度一邊在金磚搗亂,一邊又積極對華示好。現在,印度又加入了所謂的稀土聯盟。這無疑給莫迪敲詐特朗普提供了一個好機會。
只是,在“四方稀土聯盟”成立后,特朗普政府又開始對華放軟了。除了恢復對華乙烷出口,近日,美國又取消了芯片設計軟件對華出口限制。這些都說明,只要中國不徹底放開稀土出口管制,那美國就不敢再對中國進行肆意圍堵,某些國家想要借美國削弱中國的陰謀,也注定將破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