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20世紀的三場海戰,奠定了今天的世界格局

0
分享至

“密蘇里”號艦的主甲板有兩三個足球場大,但這時也顯得小了,走動不開,到處都是密密簇簇排列著身穿卡嘰制服、持槍肅立的陸戰隊士兵,軍衣潔白、折痕猶在、滿臉笑容的水兵,往來互相招呼的軍官以及二百多名各國記者。灰色的艦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徑的大炮,斜指天空。這天天陰,灰云四罩,海風輕拂。海面上艦船如林,飄揚著美國國旗。艙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蘇里”號艦注視著。小艇往來疾駛如奔馬,艇后白浪如練,摩托聲如猛獸怒吼,幾乎都是載著各國官兵來“密蘇里”號艦參加典禮的。陸地看不清楚,躺在遠遠的早霧中。

上面這段話,出自記者朱啟平寫于1945年9月3日的長篇通訊《落日》。就在前一天,密蘇里號完成了它服役生涯中最特殊的一項使命:日本向盟軍各國的投降儀式,就在它的甲板上舉行。

曠日持久的戰爭,終于迎來落幕。對于過去六年乃至更久的歲月而言,這艘停泊于東京灣海面之上的龐然大物仿佛一個雙重隱喻:一方面,美國人終于走出西半球,從戰前游離于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秩序邊緣,一躍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真正的領導者,并將勢力擴張至遙遠的太平洋彼岸;另一方面,它之所以能實現這一結果,恰恰離不開以密蘇里號為代表的海軍艦隊的巨大貢獻。


今日東京灣

在戰前,英、美、日三國海軍力量相差無幾,法、意、德三國也不遑多讓,但到了戰爭結束時,軸心三國以及法國海軍幾乎全軍覆沒,英國皇家海軍也損失慘重,唯有美國的海軍艦隊規模膨脹到了其參戰前的五六倍——這還是在開局遭遇珍珠港一役重創的前提下。

英國軍事理論家利德爾-哈特曾經把真正的勝利定義為一個國家在一場大沖突的“戰后比戰前”處于更加有利的地位。1945年的美國顯然是這樣一個國家,其勝利不是別的,正是一場“海權的勝利”。

在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大國的興衰》作者保羅·肯尼迪(Paul Kennedy)看來,二戰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場海權的爭奪史——除了蘇德戰場與中國戰場。在地中海、北大西洋和太平洋,同盟國與軸心國展開了空前烈度與規模的對抗,雙方的火力、戰線乃至命運,都如潮水般此消彼長。


我們要問的是:在戰爭之初軸心國驟雨狂濤般的進攻之下,盟國特別是美國海權的最終勝利,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在戰爭最開始的那幾年里,沒有人敢斷定歷史會按照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劇本來演繹。宏觀而粗疏的決定論總是將功勛授予美國超人一等的生產力與技術水平,或者簡單歸功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堅定決心,卻總是有意無意忽略了那些更為微觀而細碎的變量:倘若南云在偷襲珍珠港時增加一輪對美軍航母的攻擊,或者希特勒在西西里島登陸前準確判斷了盟軍進攻的方向,歷史是否會就此改寫?

歷史當然不需要假設,但歷史需要解釋。正如美國發達的生產力并非從天而降,軸心國指揮官們的錯誤決策也同樣有跡可循。問題在于,如何將這些解釋統一于海權更迭的進程中。

保羅·肯尼迪的新作《海權的勝利》,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種全景式的解讀與重構。本書延續了《大國的興衰》中歷史敘事與戰略分析相結合的研究范式,既展現了二戰過程中波瀾壯闊的海戰全過程,又從地緣、經濟、科技、文化、戰略思想等多重角度,詳解六大海軍強國各自的優劣勢及其演變,為我們厘清戰爭背后世界權力格局變化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


值得一提的是,保羅·肯尼迪學術生涯的起點就是關于二戰海戰的研究,本書在50多年后重回這一主題,堪稱是其晚年集大成的追本溯源之作。

在他看來,1943年是三大海洋戰場海權更迭的轉折之年,但具體到某一戰場,海權爭奪的表現則各不相同。究其原因,既離不開戰場本身環境、地緣的差異,也關乎各參戰方從上到下各個層面的結構性變動。這些復雜而相互勾連的變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恰恰反映出20世紀的人類對海權理念的不同理解、應用與修正。

80年后的今天,世界秩序又一次身處變革的前夜。不會再有同等慘烈的戰爭發生在海上,但理念落伍、遺忘歷史的一方,終將在歷史的洪流中擱淺。

點擊卡片,即可購買



地中海戰場:意大利登陸戰

1943年7月10日清晨,海面上的云霧還沒完全散去。浪花拍在開闊的海灘上,不停地發出聲響。

這并不是普通的海浪。事實上,它們來自涉水登岸的士兵:從西、南、東三面,共有超過18萬名盟軍士兵在這一天登陸這座島嶼。

他們踏上的這片土地,叫做西西里。

這座地中海里面積最大的島嶼,從亞平寧半島最南端延伸入海洋腹心。這是一個極為敏感的地理位置:英國在地中海的防御體系由三個點組成,分別是西側的直布羅陀、東側的埃及亞歷山大港,以及中部的“地中海的心臟”馬耳他——這個要塞般的小島是英軍往來地中海兩端最重要的中轉和補給站,但它距離西西里島只有區區90公里。

與此同時,西西里島也是軸心國通往北非的第一跳板:相隔一條不到150公里的海峽,就是其苦心經營多年的軍事要沖突尼斯。另一個重要港口的黎波里,也在西西里島的輻射范圍之內。


西西里島海岸

無論是盟軍還是德意,都無比清楚西西里島的戰略意義。早在戰爭之初,意大利就在島上修建了大量機場和潛艇基地,用以攔截和襲擊試圖從直布羅陀開往馬耳他的英國軍艦,甚至是商船。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馬耳他這個彈丸之地都是地中海戰場的中心。雙方無休止地轟炸對方的艦隊,肆無忌憚地在水中布設大片水雷。密集的戰斗經年累月地持續,以至于馬耳他島周邊海域布滿了軍艦殘骸,有些甚至能透過清澈的海水看到。

總體而言,英國的折損要多過德意。僅在1941年一年,皇家海軍就損失了九艘寶貴的巡洋艦,其中竟有八艘在地中海被擊沉。然而,軸心國特別是意大利卻并沒有因此攻占馬耳他,這一方面是因為這座要塞易守難攻、意大利海軍又缺少航母,登陸作戰會遭遇巨大抵抗;另一方面,無論是盟軍還是軸心國,之所以在此投入巨大兵力,其首要目的都不是為了徹底摧毀對方的有生力量,而是為了切斷對方賴以生存的補給線:意大利人想要困死馬耳他,而英國人則想要讓北非的隆美爾軍團失去汽油、彈藥甚至是糧食。


馬耳他首都瓦萊塔

在漫長的1942年,英軍多次救援馬耳他的行動都宣告失敗,隆美爾的部隊則長驅直入,殺向埃及。英國國內出現了放棄馬耳他的聲音。但丘吉爾卻堅持要守住這一要塞,為此不惜將印度洋的部隊調往地中海。

盟軍孤注一擲般的救援,最終收獲了回報。8月,一艘美國快速油輪“俄亥俄號”在多次被擊中、行將沉沒的狀況下,拖著傷殘之軀跌跌撞撞駛入了馬耳他的港口,并在沉沒之前卸載了寶貴的1萬噸貨物。

當我們了解了這片海域曾經發生過的這些慘烈戰斗,那么在西西里島登陸戰役當中的一個事實就會令我們更為吃驚。那就是,盡管盟軍派出了800艘大型軍艦和1700艘其他各類船舶(登陸艇、拖船、駁船等)以實施這次登陸,但他們幾乎沒有遭遇任何抵抗。盡管意大利海軍此時仍擁有6艘戰列艦、7艘巡洋艦、48艘驅逐艦和魚雷艇、50艘潛艇和近150艘魚雷快艇,但這支艦隊根本沒有出現在作戰前線,更沒有開過一槍一炮,放任盟軍占領了西西里島。


直布羅陀附近海域

是意大利人的防御情報系統完全崩潰了,還是他們已經未戰先降?事實也許并非如此,到1943年,意大利海軍的戰斗意志要遠勝于其在北非戰場上一敗涂地的陸軍。真正的關鍵,是他們從上一年開始就遭遇的燃油匱乏。

盡管馬耳他海域是雙方補給線的交錯地,但兩者的“補給”卻不可同日而語。英國和美國能從歐陸以外的地方源源不斷地運來燃油,但地處閉塞的地中海里的意大利卻做不到,反倒還要將燃油分給北非戰場。到戰爭后期,意大利只能靠羅馬尼亞的油田和德國的“賞賜”來維持其燃料需求。隨著德國在蘇德戰場上的頹勢加劇,意大利海軍進一步失去了“動力”,只能眼睜睜看著西西里島落入盟軍之手。

西西里島的陷落如同最后一片雪花,壓在了即將崩潰的法西斯政府頭上。7月底,墨索里尼在一場政變中被軟禁,新上臺的巴多里奧政府開始秘密與盟軍媾和。到9月,盟軍開始攻入亞平寧半島,而停泊在軍港內的意大利艦隊,則選擇了成建制投降。冒著希特勒泄憤般的狂轟濫炸,這支艦隊用最后一點燃油駛入了馬耳他港。


北大西洋戰場:交通線護航戰

希特勒的憤怒源頭遠不止意大利人的背刺。就在不久之前,他的坦克大軍在遙遠的庫爾斯克輸掉了至關重要的一場戰役,而他引以為傲的、游弋于北大西洋的U艇部隊,同樣遭遇了匪夷所思的失利。

U艇是德國人在20世紀最著名的戰爭發明之一,早在一戰期間就大放異彩,號稱是“大西洋上最令人恐懼的武器”。它給二戰期間的英國人帶來了巨大的困擾:從北美、印度和遠東開赴英倫三島的商船隊伍頻頻遭遇其襲擊,皇家海軍的護航艦隊也屢戰屢敗。

從試圖登陸英國本土的“海獅計劃”破產后,希特勒就轉變了對英作戰的思路。他意識到,對付這樣一個海權國家不應該像對付法國或者蘇聯那樣占領它的土地、消滅它的有生力量,關鍵應該在于將其從海洋中剝離出去,切斷其交通線,使其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孤島。


可以看到,希特勒在地中海戰場與北大西洋戰場的戰略思路有高度相似之處。然而兩塊戰場實際的軍事地理又有著明顯的差異:地中海非常封閉,又密布雙方的要塞,戰斗往往被限制于一小塊特定區域,烈度極高;但北大西洋是個四通八達的開闊地,海域中也沒有什么重要島嶼或港口需要爭奪,因而,戰斗多是一些規模較小的遭遇戰——甚至可以說,北大西洋戰場上根本不存在“戰線”一說,戰斗發生在哪里,哪里就是前線。

這種形式的戰斗,對臨場戰術指揮要求甚高。二戰之初的德國軍隊里不乏戰術天才,海軍上將鄧尼茨就是其中翹楚。他的“狼群”戰術以驚人的戰績打擊了英軍:十余艘U艇編為一組,彼此之間都通過無線電聲氣相通,白天尾隨運輸船隊,入夜就發動近程襲擊。這一戰術在1943年之前屢試不爽,并且每個月都有約20艘U艇新編入隊。直到這一年3月,英軍的戰況都不容樂觀,以致丘吉爾一度沮喪地告訴他的戰時內閣,英國的海軍資源“已經被消耗殆盡,不足以應付敵人集中的U艇”。

然而就在三個月之后,北大西洋的戰局就發生了顛覆性的逆轉。在5月底的一次護航戰中,英軍竟然“輕而易舉”地摧毀了德軍的進攻,擊沉潛艇5艘,而由80艘商船組成的運輸隊則毫發無損,大搖大擺地抵達了目的地。鄧尼茨后來在回憶錄中坦率地承認,“我們已經輸掉了大西洋海戰”。


在這短短三個月的時間里,北大西洋上究竟發生了什么?

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情勢的逆轉源自美國激增的造船業產量。盟軍海量的貨輪不斷涌向大西洋,德國潛艇部隊根本無法切斷英國的物資供應。這種觀點甚至宣稱,“一旦美國加入戰爭,他(鄧尼茨)無法阻止潛艇部隊在戰略上被邊緣化的命運”。

保羅·肯尼迪反駁了這種論調。他指出,在1943年春夏,德國潛艇部隊在北大西洋實際處于守株待兔的地位,盟軍的商船隊但凡想要來往英國,無論新船還是老船都要遭遇德軍攻擊的考驗。考慮到U艇數量仍在不斷增加,如果不能徹底擊沉這些潛伏著的怪物,那投入再多的商船也只是去北大西洋排隊送死。

透過史料,保羅·肯尼迪提出了另一種更接近真相的解釋,那就是新技術的應用。在5月底的那場護航戰中,鄧尼茨的作戰日志中寫有這樣一句話,“敵軍飛機和水面艦艇上的雷達裝置極大地阻礙了單個U艇的行動”。確實如此,一種叫做“厘米波雷達”的新裝置在這一年四五月間火速武裝了英軍的護航艦隊,使之能在5000多碼之外探測到敵情。

英軍的轟炸機現在終于能穿越海上的迷霧,看清水面之下的動靜了。持續的空中掩護使U艇被迫下潛,難以聚集,鄧尼茨引以為傲的“狼群”戰術開始失效。偶有冒進的潛艇試圖強行突入,但迎接它的不是運輸船被炸毀后的悲鳴,而是一枚足以將它自己炸成兩半的新型深水炸彈。


鄧尼茨又驚愕又沮喪,但他并不打算將北大西洋拱手相讓。是年10月,一度被調離這一海域的U艇部隊重回這里,并裝備了一種全新的聲自導魚雷,將海軍護航艦艇作為首要攻擊目標。

這一策略剛開始似乎奏效了,盟軍有5艘驅逐艦被擊沉。然而很快,一種新型的電子誘餌裝置出現于盟軍艦艇上,迅速消除了魚雷的威脅。從此,護航艦隊的掩護能力、反潛能力以及偵察能力遠遠壓倒了U艇部隊的打擊能力,曾如狼群般圍獵的德國潛艇最終徹底退出了這片海域。

再之后,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諾曼底登陸了。


太平洋戰場:群島間的拉鋸戰

相比于在歐洲的節節勝利,盟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推進則要緩慢許多。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同于德軍在東歐、北非和北大西洋三路分兵,日軍幾乎將所有軍事力量都投入了遠東-亞太戰場。在“南進”策略最終取得高層認可之后,日本海軍迎來了自明治時代以來最強盛的時刻:一支以航母為核心的龐大艦隊,一條西起緬甸、南抵東印度群島、北至阿留申海峽、東達馬紹爾群島的遼闊防線。

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后的前八個月里,日軍取得了完美的戰果,幾乎所有戰略目標都得以實現:他們摧毀了珍珠港的艦隊,攻占了東南亞重要的港口和資源產地(石油、橡膠),如蝗群般撲向一個又一個小島,將戰線推進到了足以嚴重威脅美國本土的太平洋中部。

是的,與大西洋上正在發生的事完全不同,太平洋戰爭有著一條明確的戰線:日本和美國各自牢牢控制著一邊,雙方在戰線附近來回拉鋸,投入不計其數的兵力,都試圖摧毀對方的有生力量,徹底掌握制海權。


《海權的勝利》彩插

在1943年初,雙方仍在阿留申-馬紹爾群島一線僵持。中途島戰役和瓜島戰役已經結束,日軍擴張的腳步終于停了下來,但美國人也還沒能掀起戰略性的反攻。

雙方都在等。日本人需要時間消化東南亞的資源,將其轉化為生產力和戰斗力,美國人則在等待后方的船塢制造出新的航母和艦艇。

雙方內部也各自爭論著。海軍和陸軍仍然在日本高層爭吵著,泥潭般的中國戰場吸走了裕仁和東條相當一部分注意力。而在盟軍這邊,他們需要從四條反攻路徑中找出最合理的那一條。

登陸中國沿海然后直插日本本土的方案,以及從印緬地區迂回東南亞后北上的方案因為種種原因而被否決了,羅斯福政府最終同意了麥克阿瑟激進的主張,即橫跨整個太平洋。尼米茲從中部經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馬里亞納群島進軍,麥克阿瑟則從南面的所羅門群島、新幾內亞、菲律賓方向包抄。


亞利桑那號戰列艦紀念館,夏威夷

1943年夏天,盟軍的戰備先于日軍完成了。6月1日清晨,一艘新的航母“埃塞克斯號”緩緩駛入珍珠港海軍基地,成為尼米茲艦隊的一員。對于堅守在珍珠港一線的海軍士兵來說,這也許是自1941年以來最振奮人心的消息:開戰至今,他們原有的六艘大型航母被擊毀了四艘,“埃塞克斯號”是第一張新面孔。

擁有更多航母的日本人沒有預料到,甚至就連許多美國人也沒有預料到,這艘航母的入伍將開啟怎樣一個嶄新的海權時代。“埃塞克斯”級航母相較以前的航母,擺脫了海軍條約的噸位限制,也擺脫了嚴格的財政限制,因而獲得了空前強大的戰斗力。它的速度高達33節左右,航行極快,可以在24小時內靠近或遠離敵人。此外,它的體型要長得多、寬得多,可以搭載90架飛機:包括36架戰斗機、36架俯沖轟炸機和18架魚雷轟炸機,比日本或英國航母所能搭載的數量多得多。

飛機本身的產能也出現了爆炸式增長。1943年,美國生產了8.6萬架各類飛機,是日本的5倍多,而這一數字在此前一年只有4.8萬。

軍工實力增長的背后,是美國強大的資源攫取能力。與日本嚴重依賴海外資源的供給不同,美國本土生產了全世界2/3的石油、一半的棉花和近一半的銅,哪怕是其本土相對匱乏的鋁土礦,美國也能從拉美源源不斷地得到——德國人的U艇艦隊還沒能龐大到能干擾大西洋西岸的交通線,而日本軍艦更是連加利福尼亞的影子都沒看到過。


這一年年底,反攻的號角終于吹了起來。在吉爾伯特群島,尼米茲將13艘航母分為四個相互獨立的艦隊,每一支艦隊都配備了眾多的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所有這些移動火力以航母為戰術中心,迅速奪取制空權,摧毀日軍在島上的工事,為登陸作戰創造條件。吉爾伯特群島戰役正是在這樣一種環境下取得的勝利。

在這分水嶺之年行將結束之時,“埃塞克斯號”從中太平洋前線返回珍珠港休整。這是一次毋庸置疑的凱旋。在它身后,無數艦艇與機群正爭相奔赴前線,直至遙遠的東京灣。


歷史的洪流

從未有過像1940~1945年這樣如此集中而慘烈的海戰時代。無論是軍事理論家的預言,還是后世歷史學家的解讀,都無法完全還原這段歷史,還原它的恐怖與戲劇性。


我們要問的是,這些海戰在何種程度上影響、甚至塑造了此后的世界?我們不難發現,發生在三大戰場的這些戰斗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形態:在太平洋,雙方表現為典型的馬漢式較量,戰線的拉鋸,軍力的競賽,對對方有生力量的針對性摧毀,以及,對制海權徹底的、不容他人臥榻的渴望。

而在北大西洋,海權爭奪則更接近于科貝特的理論。雙方的艦隊幾乎沒有all in式的決戰,絕大部分沖突都圍繞交通線的存亡而展開。

地中海的狹窄水域囊括了上述兩種形式,但整體規模則遠遜于大洋戰爭。必須承認的是,發生在北非和意大利的兩棲登陸作戰是馬漢和科貝特都未曾關注到的新戰例,它們的成功對海戰理論的貢獻不僅惠及諾曼底和菲律賓,甚至間接影響了仁川和馬爾維納斯群島。

當夕陽灑在1945年的東京灣上,以海權為中心的世界秩序完成了它歷時十年的變革。保羅·肯尼迪在全書最后提出了一個問題:這樣的結局是必然的嗎?

在其早期研究海權的著作《英國海上霸權的興衰》中,他詳細分析了英國海權與其在世界上相對經濟實力之間的關系。如今,老牌的霸權已經衰落,一個在戰爭中成功將本土資源潛力兌現為巨大生產力的新霸權在全世界海洋上冉冉升起。


歷史不需要假設。如果希特勒在1939年沒有貿然發動戰爭,如果莫斯科的大雪沒能如期而至,如果日本高層提前預見到海上的威脅……這些存在于平行時空當中的幻想,只是美國構建新秩序過程中的幾行注腳。

同樣地,也不必假設美國霸權永遠存在,星條旗永不落下。上一個自詡“不落”的帝國海軍,如今早已退居二流。

海權的概念絕非一成不變,也從來沒有固定的范式。軍事技術、時代條件和國際政治環境總是在不斷發生細微到顯著的變化,歷史上從未出現過兩個雷同的海權。


馬漢或者科貝特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人類在血與淚中學會了和平,多極制衡的戰略格局,才是21世紀的大海應有的未來。

點擊卡片,即可購買

-End-

2025.7.4

編輯:閃閃 | 審核:孫小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絕了!美國女教師頻繁引誘一男生滿足私欲,老牛吃嫩草,或遭重判

絕了!美國女教師頻繁引誘一男生滿足私欲,老牛吃嫩草,或遭重判

凡知
2025-07-02 17:46:51
研究生只花 20 搞定 8 大「謝師禮」,導師直呼太走心,狂贊資源整合高手

研究生只花 20 搞定 8 大「謝師禮」,導師直呼太走心,狂贊資源整合高手

生物學霸
2025-07-04 17:20:29
南航機長跳樓自殺真相:人情世故讓10年努力清零,幾十位好友發聲

南航機長跳樓自殺真相:人情世故讓10年努力清零,幾十位好友發聲

云景侃記
2025-07-03 21:21:08
商務部回應美國將對越南轉運貨物征收40%關稅:反對犧牲中方利益

商務部回應美國將對越南轉運貨物征收40%關稅:反對犧牲中方利益

南宮一二
2025-07-04 09:17:48
疫苗之王,一年賺了200年的錢,內斗9年,要分大錢了

疫苗之王,一年賺了200年的錢,內斗9年,要分大錢了

大貓財經Pro
2025-07-04 19:27:56
我們最大的罪惡,是把她遺忘!

我們最大的罪惡,是把她遺忘!

河山歷史
2025-06-28 19:35:12
經紀人門德斯陪同若塔家屬處理遺體運回,接受采訪時激動流淚

經紀人門德斯陪同若塔家屬處理遺體運回,接受采訪時激動流淚

懂球帝
2025-07-04 11:54:09
89%的人都幻想過同時和多人發生性行為,這算精神出軌嗎?

89%的人都幻想過同時和多人發生性行為,這算精神出軌嗎?

宇宙時空
2025-06-16 14:55:41
四川雅安市委書記夏鳳儉跨省調任山東,曾長期在公安系統工作

四川雅安市委書記夏鳳儉跨省調任山東,曾長期在公安系統工作

澎湃新聞
2025-07-04 21:32:26
泰國二王子"奪儲失敗"遭驅逐出境!泰王派人包圍寺廟將其強送機場

泰國二王子"奪儲失敗"遭驅逐出境!泰王派人包圍寺廟將其強送機場

每日一見
2025-07-01 00:39:52
新疆12歲男孩撿1歲女嬰,18年后娶她為妻,找到妻子親生父母后傻了

新疆12歲男孩撿1歲女嬰,18年后娶她為妻,找到妻子親生父母后傻了

如煙若夢
2025-06-12 17:20:44
13年前江蘇特大滅門慘案,男子出獄殺盡一家7口!自首后毫不后悔

13年前江蘇特大滅門慘案,男子出獄殺盡一家7口!自首后毫不后悔

紅夢史說
2025-05-30 07:40:03
賴清德玩砸了,柯文哲心腹妻子墜樓后,國臺辦公開賴清德3大罪名

賴清德玩砸了,柯文哲心腹妻子墜樓后,國臺辦公開賴清德3大罪名

愛意隨風起呀
2025-07-04 14:26:39
俄羅斯地緣戰略重大失敗,阿塞拜疆公開內幕消息,力證普京在撒謊

俄羅斯地緣戰略重大失敗,阿塞拜疆公開內幕消息,力證普京在撒謊

忠誠TALK
2025-07-03 16:49:48
梁丹丹因病不幸去世,年僅30歲

梁丹丹因病不幸去世,年僅30歲

魯中晨報
2025-07-04 06:47:05
中產被山姆背刺了一刀,山姆這波翻車,戳痛了多少人的信任

中產被山姆背刺了一刀,山姆這波翻車,戳痛了多少人的信任

億通電子游戲
2025-06-24 03:52:31
餐飲品牌費大廚招聘服務員,要求“本科學歷以下勿擾”,門店回應:系上一任門店經理制定

餐飲品牌費大廚招聘服務員,要求“本科學歷以下勿擾”,門店回應:系上一任門店經理制定

揚子晚報
2025-07-04 09:47:44
小小試劑盒,青春報國心

小小試劑盒,青春報國心

微言教育
2025-07-04 17:13:59
麥迪:很多人30歲才開始突破瓶頸&拿冠軍 但我30歲就已經廢了

麥迪:很多人30歲才開始突破瓶頸&拿冠軍 但我30歲就已經廢了

直播吧
2025-07-04 20:49:54
葉劍英夫人吳博逝世,享年 106 歲,23 歲成婚,曾為周總理秘書

葉劍英夫人吳博逝世,享年 106 歲,23 歲成婚,曾為周總理秘書

貓眼觀史
2025-07-04 23:50:04
2025-07-05 02:51:00
中信出版集團 incentive-icons
中信出版集團
我們提供知識以應對變化的世界
6817文章數 48726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頭條要聞

美媒: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讓14億中國人在笑話我們

頭條要聞

美媒: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讓14億中國人在笑話我們

體育要聞

體壇最爽打工人:37歲被裁,工資領到72歲

娛樂要聞

李宇春身上的標簽哪個才是真的?

財經要聞

茅臺從3300跌到1700 泡沫破了酒才真香

科技要聞

被雷軍"震驚"后,何小鵬"藏起"G7的戰報

汽車要聞

重生之拿回銷量 領克10 EM-P搶鮮實拍

態度原創

藝術
本地
旅游
健康
軍事航空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本地新聞

建筑地標如何成為城市人才匯聚的 “強磁場”?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呼吸科專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謠言!

軍事要聞

哈馬斯處決12人 罪名包括與以軍方合作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中市| 沛县| 林州市| 庆城县| 全南县| 曲靖市| 资兴市| 集贤县| 襄垣县| 铁力市| 连江县| 扎兰屯市| 十堰市| 察哈| 台前县| 南宫市| 东方市| 赤壁市| 沁水县| 侯马市| 田林县| 新巴尔虎右旗| 高尔夫| 房山区| 大石桥市| 上林县| 蕉岭县| 桑植县| 沾益县| 武隆县| 泸州市| 铜山县| 肇东市| 汽车| 嵊州市| 社旗县| 雷州市| 射洪县| 沙田区| 大新县| 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