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匠心筑夢?生態綿陽。”7月3日,第三屆綿陽市園林技能大賽在該市富樂山公園舉行。來自全市各縣市的21支隊伍,共168名選手匯聚一堂,分為市級組、城區組、市(縣)組同臺競技。
據了解,本屆大賽以“匠心筑夢?生態綿陽”為主題,由綿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綿陽市總工會、綿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主辦,市風景園林協會、富樂山風景區管理中心承辦。在賽制上較往屆作了創新升級,更加體現差異性和專業性。
(“楊雄讀書臺”主題花境)
大賽在富樂山公園設主會場,在各縣(市、區)、園區設有分賽場,參賽隊伍分為市級組、城區組、縣(市)組共3個組別,其中:市級組8支隊伍、城區組7支隊伍、縣(市)組6支隊伍。每組別設置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若干,激勵各參賽隊伍積極投入、奮勇爭先。
(綠化修剪比賽現場)
7月3日,在主會場開展的比拼項目為理論競賽和市級組實操競賽,理論競賽包括成功案例交流展示、理論知識筆試。與此同時,還舉行了市級組實操競賽,其中包含常規綠化修剪、主題花境建設。在市級組的常規綠化修剪競技考驗選手對植被修剪的精細工藝與藝術審美,主題花境建設競技則注重創意構思與植物搭配技巧,要求參賽隊伍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高質量的花境作品打造,展現團隊的協作能力與綜合技能水平。
(裁判對主題花境進行評分)
“這個花境很好的結合了周圍的地理條件,從滿足植物生態性角度選擇了適生植物,通過植物的合理配置,預留植物的生長空間,可以讓植物很好的生長發揮,體現了生態效應。”花境評分組組長陳富貴對“擇丘林 知富樂”主題花境評價道。裁判對花境的評分主要是對其施工質量和景觀效果進行評分,有五大主要評判標準:生態性原則、美觀性原則、低維護性原則、可持續性原則、整體感官效果。
據介紹,綿陽市舉辦園林技能大賽是鏈接人才,促進行業技術交流與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大賽促使廣大園林工作者更加注重自身技能的提升和專業素養的培養,在全行業掀起了一股“學技術、練本領、強素質”的熱潮,也讓行業發現了許多優秀的技能人才,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儲備了堅實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