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綿陽北川新縣城鉆巖子片區排水防澇工程建設現場一派火熱。工人們正爭分奪秒進行堤頂人行步道鋪設、框格梁護坡及魚鱗疊水壩的精細施工,整個工程團隊全力沖刺這一保障城市安全度汛的關鍵項目。
“當前工程進度已達90%,預計7月底全面竣工,8月即可正式投用。”項目施工方負責人張煒頻介紹,目前已完成投資超過2000萬元。這項排水防澇工程,遠非單一的防洪設施。它以科學治水理念為引領,通過雨污截流、排洪通道整治、雨水生態滲透等綜合措施,旨在實現水污染治理與水生態修復。
“首要任務是提升北川新縣城西區防御洪水災害、排除內澇的能力。與此同時,我們致力于改善人居環境,護航區域經濟發展。”工程業主負責人李宗濤表示,項目建成后,將構建起“防洪安全、生態健康、人居優美”的良性循環系統,為城市安全與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作為北川持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重點項目,鉆巖子河的水環境質量和調蓄能力對城市韌性提升至關重要。因此,北川住建局啟動了鉆巖子片區排水防澇工程,通過系統整治修復排澇功能、維護河流生態并增添親水休閑功能,打造城市生態文明新名片。
工程建設規模包括:整治鉆巖子河道排洪通道1.8公里,新建堤防2.3公里,恢復重建蓄水閘1處。項目的推進與成效,同北川另一重要成就——國家5A級旅游景區“北川羌城旅游區”的建設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鉆巖子工程作為增強城市韌性和提升區域水環境的重要一環,對維護旅游區生態景觀品質、增強5A級景區的吸引力、促進北川文化旅游產業升級及整體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積極作用。”北川有關負責人介紹,自2012年以來,北川整合老縣城地震遺址、地震紀念館、羌族民俗博物館等資源,成功創建了這一開放型、公益型5A景區。
當鉆巖子片區排水防澇工程今夏正式投運,它不僅將為縣城西區構筑起抵御洪澇災害的可靠屏障,更以生態治理的實踐,為城市增添靈動之美,持續書寫安全、生態、和諧發展的北川新篇章。
來 源:涪江觀察
記 者:諶子楷 楊秀玲
編 輯:王姝潼
一審一校:曹天玥
二審二校:曹周林
三審三校:王 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