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陳朝和 通訊員 于子茹 吳可陽)“用青春的聲浪,在這片土地上掀起一場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暖風,讓普通話的清泉,潤澤大山深處渴望溝通的心田。”川西高原與鄂西群山的褶皺里,陽光熾烈,萬物豐盈。作為2025年“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重點團隊,6月22日至7月1日,西南石油大學藝術學院普繪推普團的師生們“兵分兩路”在川鄂鄉村開展以“普通用語·繪同心圓”為主題的推普實踐志愿服務。
“大學生們帶來的不僅是普通話教學,更是打開外面世界的一扇窗。”四川省阿壩州紅原縣色地鎮民族小學校副校長尕讓能周感慨道。此次推普活動里,該團隊在10天時間里足跡遍布2省4地,往返超3500公里路程。該團隊與當地小學和村落簽訂推普實踐基地5個,定期開展推普課程、師資培訓等活動,并贈送語言學習軟件公益賬號等,進一步打破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的時空壁壘。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阿布洛哈村黨支部書記吉列子日說:“以前你們來推普,孩子們總舍不得你們走,現在有了這語言學習軟件,孩子們就可以繼續學好普通話,真是太好了,感謝普繪推普團!”
看到被鄉親們親切地稱呼為“陽光銀行”,位于海拔2700米山巔的2880塊光伏板;看見懸崖村藤梯變鋼梯,整體搬遷后彝族村落的蝶變;看到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不同民族文化交融的痕跡,隊員們感受到“多元一體”不再是概念……本次推普之旅也是團隊成員的研學之旅,他們從四川省阿壩州紅原縣到涼山州昭覺縣、美姑縣、布拖縣,再到湖北恩施州咸豐縣,一趟鄉村振興的研學之旅,為隊員們呈現新時代“鄉風文明”的新畫卷。推普團成員一路行走、一路記錄,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悟,錄制成一系列飽含深情的鄉村振興思政課。
“每一次的推普實踐都是一次時代召喚與青年成長的雙向奔赴,同學們將專業所學服務時代所需,以時代變遷反哺個人成長。學院將進一步抓實學生主題實踐和志愿服務,讓‘行走的思政課堂’更加接地氣、冒熱氣,助推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團隊指導老師、西南石油大學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何姍說。
普繪推普團在涼山州昭覺縣解放溝鎮中心小學開展教學活動。肖貝乙攝
作者:陳朝和 于子茹 吳可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