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的讀者社群里有個人訴苦:“我在周圍同齡人中是最早被提拔的,這本來是好事,可現在我簡直累死了。老員工懶洋洋,新人毛躁躁,同齡人只會做表面功夫,好容易哄著趕著干點兒事情吧,這幫人能力也實在是弱。
“搞個匯報,輕重詳略根本沒有概念;寫個方案,我看完還要推倒重來;文稿質量稀爛,改來改去還不如我自己上手;辦會連個茶水都不會倒。從來沒有能讓我放心的時候。
“我整天忙忙碌碌,雞飛狗跳,還不討好。你說我圖個啥?”
我先講個故事,戰國時代,魏文侯能力強、作風硬,知人善任,勵精圖治,手下聚集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比如變法的李悝、治鄴的西門豹、為士兵吮瘡舔血的名將吳起,都出自他的手下。
有一天,魏文侯與下屬兼老師田子方一起喝酒,旁邊有樂隊敲敲打打。魏文侯耳朵比較敏銳,順嘴就說:“不對啊,編鐘音調不齊,左邊偏高一點兒。”
田子方聽了,冷笑不搭腔。等魏文候好奇發問,他才慢悠悠地說:“我聽說,管理者掌握演奏者的水平高低就行了,不必對音樂本身有多專業。現在,您對音調高低都這么關注,恐怕對演奏者就不那么知人善用了。”
魏文侯聽完,忍著尷尬,只說了一個字:“善。”
當管理者,關鍵是管全局、把方向、用對人,具體事情不要太過計較,否則一定是舍本逐末、南轅北轍。
所以對于那位訴苦者,先說心態。
你手下這幫人,新人缺乏經驗,能力需要鍛煉,自然不如你周密,這很正常;老員工不影響你就不錯了。
再說方法。
年輕人不懂,你要想辦法把他教會,文稿多磨幾遍,表達多給機會,辦事多加歷練,就算出點兒紕漏,天就塌下來了?磨刀不誤砍柴工,把他練出來,你自然就輕松了。
對于老員工,平常多尊重,遇事多商量,給足面子,樹立威信,遇到事情人家也不好意思站著看熱鬧。對這些人,尊重、忍讓是基本的,更關鍵的,還是要讓他們有盼頭。要給他們露臉的機會,遇到提拔晉級的機會,你得主動想著他們,經常給點兒甜頭。
有人可能會說,我們工作壓力大,任務重,稍有耽擱就挨上司罵,根本沒時間琢磨這么多,只能自己上。
其實,就算在這種極端情況下,也是有工作技巧的。給你三條建議。
其一,亂仗亂打。既然打亂仗,也顧不上身份了。工作來了,包干到人頭,誰捅了婁子誰負責。你完成工作,我看一眼,只要沒有低級錯誤,馬上就交工。責任自負,我絕不給你改一個字。過了這個節骨眼,稍微寬松下來了,我再給大家集中回顧一下這段時間的工作情況,該提點提點,該糾正糾正,為下次戰役做準備。
其二,抓大放小。每天事情再多,最要緊的肯定不超過五件。比如公司層面關注的、上級催繳的、每日必報的,這些都要打起精神緊抓快辦。但其他很多雜事、瑣事,就看你怎么去擺布了。
其三,情在事前。我們常說“事情”,好多人以為把事做好了,就萬事大吉,其實,“情”才是關鍵。當了管理者,一定要把關系溝通放在重要日程上,平時多接觸、多交往,遇到事情多給別人幫助,朋友多了事情才好辦。很多新管理者吃虧,就吃虧在這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