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廠“畢業”后,每個人會思考自己下一步怎么走?是繼續入職到下一家大廠繼續“卷”,還是跳出了原有的枷鎖,選擇了新的賽道。一位網友發文分享自己“從阿里畢業,重生我在余杭賣燒烤。”
他在文中寫道:
再見,工位!
再見,OKR!
前阿里人,今日“烤”官上線!
與其在工位上等待被淘汰,
不如工牌換圍裙,換條道路重新開始。
將35歲危機,烤得外焦里嫩。
評論區很多是在阿里工作的同學,除了建議他去園區附近擺攤想去嘗嘗味,還有調侃。
下面這條評論,言語中充滿了阿里味兒,嚇得作者都有應激反應了。作為一名專家,你有調查用戶群體嗎?有了解你的用戶心智嗎?有開會對齊燒烤攤的方案細節嗎?我看你預算、菜品、工作制服等事項都沒有文檔歸檔,你這樣怎么和你合作?你沒有烤面包,我不接受。
這篇文章就盤點下,大廠員工“畢業”(被裁亦或是主動離職)后,常見的幾種選擇。
一、離開這家大廠,繼續入職下一家大廠。這是很多大廠員工常見的選擇,繼續在一線城市找工作,重回職場。只不過面對如今的互聯網行情,招聘名額“狼多肉少”的情況下不少人會被動降薪。當然,也有人能拿到不錯漲幅的offer,相比早些年比例很小了。這部分人之前崗位很多處在熱門賽道,大廠重金投入的領域。
舉個例子,大喇叭的前同事,好幾個去了某節,還有幾個在某東,互聯網大廠員工之間來回跳是常態。雖然近幾年有競業限制的因素,但不管是偷偷入職還是競業期結束入職,繼續在大廠卷的還是最多。因為對于在互聯網行業待過的人來說,不同大廠之間雖然有文化差異,但工作節奏、薪資、互聯網黑話等這些文化因素比較接近,只要身體允許,還是能夠很快適應的。
二、創業,或者將做得不錯的副業變成主業,為自己打工。一些大廠老員工經歷過互聯網紅利,資金方面有些原始積累,再加上裁員后能拿到一筆相對可觀的賠償。這部分人群中有些選擇了創業,也有小部分人副業做的不錯,正好趁著離職直接變為主業。
三、留學、考研、考公。這部分賽道,一般來說是在大廠相對年輕的員工,負擔不重,人生還有新的選擇。如果過了35歲,考公沒戲,留學和考研的性價比不太高。
四、回老家。一線城市的房子賣掉選擇回去老家的省會城市,重新在新城市買房安家后,好的話手里還能留個一、二百萬。錢存銀行定期收利息,再找一份不卷、離家近的工作,雖然錢少,但沒有以往在大廠的那種焦慮感。省會城市的各種生活、學習、娛樂設施等資源也豐富,親人在一起,生活壓力低。
大喇叭職場早期的一位女領導,今年42歲,結婚晚,有一個上小學三年級的娃。離開北京后回到老公老家的省會城市,前幾年通過考試,以第三方勞務派遣的身份在某國有景區門口賣票。上班很安逸,每月扣除五險一金有4000多元,主打準時上下班照顧娃。她很滿意現在的工作,用她的話說:這是一個不需要動腦子和沒有復雜人際關系的工作。
雖然大家的選擇各有不同,但對于當前的自己而言,也許是最佳的。其實在大廠不管你曾經多么輝煌,在時代的浪潮里依然是一粒沙。入局互聯網大廠這些年,我最大的感觸就是:盡量讓自己收入結構多元化,一個塌了還能找補。還有就是能掙錢的時候少折騰,互聯網行業某種意義是青春飯,要為自己35、40歲以后做好未雨綢繆。
作者:大喇叭;編輯:思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