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這個顏值經濟盛行的時代,醫美行業本應是幫助人們實現美麗蛻變、提升自信的行業,卻不幸深陷亂象泥潭,讓人不禁扼腕嘆息:醫美行業的正軌究竟何時才能回歸?
近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曝光的醫美亂象令人震驚。特別是一些“三天速成班”,毫無醫學基礎的人經過短短幾天培訓后,竟敢操刀上陣,為求美者進行醫美項目,這是將求美者的生命健康當作兒戲嗎?(參考文章《》)
此前,多家媒體也報道過假冒偽劣醫美產品泛濫的情況。從注射用的玻尿酸、肉毒素,到各類醫美儀器,仿冒品充斥市場,不僅效果毫無保障,還可能給消費者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輕則過敏紅腫,重則毀容甚至危及生命。
好在,嚴打風暴已經來臨!
7月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強調,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或診所備案憑證的機構,不得開展醫療美容服務。提供醫療美容服務的醫師,除需取得《醫師資格證書》《醫師執業證書》外,還必須具備醫療美容主診醫師資質,以確保服務的安全性和專業性。對于媒體報道的亂象,國家衛生健康委迅速指導地方核查,要求查清事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7月4日,公安部同樣明確表示,將采取有力措施,嚴厲打擊醫美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公安部相關部門負責人指出,已密切關注媒體報道,并指導涉及地公安機關與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密切協作配合,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發現構成犯罪的,及時立案偵查,依法打擊懲處。同時,將指導重點地區公安機關,對危害嚴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犯罪活動進行重點打擊,全面摸排線索,強力破案攻堅,深挖徹查幕后組織網絡和黑灰產業鏈,持續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醫美亂象的背后,是暴利驅使下一些人和機構的利欲熏心。這個行業市場需求龐大,利潤空間巨大,于是,各種非法從業者、黑心商家魚目混珠,只顧著撈金,完全不顧法律法規和道德底線。但消費者們也應警醒,貪圖便宜或輕信虛假宣傳,往往容易踏入這些非法醫美的陷阱。那些低價的醫美項目、夸大其詞的廣告,看似誘人,實則可能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嚴打風暴是醫美行業的一次“大掃除”。希望通過這次強有力的整治,能徹底鏟除醫美領域的毒瘤,讓醫美行業回歸到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上來。只有這樣,廣大消費者才能真正放心地通過醫美提升自我,不再擔心被不良商家坑害,去享受安全、專業、可靠的醫美服務,讓醫美成為助力美麗的行業,而非危害健康的“重災區”。
總之,美本應是美好,不該被這些亂象蒙塵。相信在監管部門的重拳出擊下,醫美亂象終將平息,還大家一個清朗、規范的醫美市場。
圖源: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