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精準劑量避過量,兒童退熱更安全!
引文
布洛芬是兒科解熱鎮痛的基石藥物之一,其安全性廣受認可。然而,臨床實踐中,隱性過量以及與含相同成分復方感冒藥聯用帶來的風險常被忽視,可能能導致嚴重的肝損害、腎損害或嚴重的心臟毒性[1-3]。本文將結合《解熱鎮痛藥在兒童發熱對癥治療中的合理用藥專家共識》[4],剖析風險來源規避策略,為臨床安全用藥敲響警鐘。
“隱性過量”是指在未察覺或未充分評估總攝入量的情況下,累積攝入劑量超過安全范圍。這并非直接等同于中毒,但會顯著提升不良反應發生概率,且因其“隱蔽性”易被忽視。
隱形過量原因剖析
未按體重精確計算劑量,僅憑年齡給藥:這是最常見的錯誤。由于兒童生長發育階段不同,藥物的吸收代謝有所差異,所以需要根據年齡、體質量調整劑量。當年齡和體質量的推薦劑量出現矛盾時,優先按照體質量計算給藥劑量[5]。
忽視藥物濃度差異:不同廠家、藥物劑型(混懸液、滴劑、片劑)、規格(如混懸液有100ml:2g、60ml:1.2g)濃度差異大,用法用量有所差別,未仔細核對導致劑量錯誤。
自行增加用藥頻次或單次劑量:家長因焦慮孩子發熱不退,擅自縮短間隔或加大劑量。
誤用成人劑型或劑量:將成人片劑分割或使用成人劑量給兒童服用,遠超兒童安全范圍,風險極高。
聯用復方感冒藥:這是導致“隱性過量”的最隱蔽且最危險的原因。許多常用復方感冒藥、中西藥復方制劑中隱藏著解熱鎮痛成分(主要是對乙酰氨基酚,少數含布洛芬)。當醫生或家長在開具/服用這些復方制劑的同時,再給予單方布洛芬退熱,有重復用藥,甚至藥物過量中毒的風險[5]。凡是藥品的通用名中含有“氨酚”“氨”“酚”的復方感冒藥,都可能含有對乙酰氨基酚。比如,“小兒氨酚黃那敏顆?!薄皬头桨狈佑艨诜芤骸薄胺勇槊烂艋鞈乙骸敝卸己袑σ阴0被?。除了如“氨酚偽麻美芬”這類名字中就能看出含對乙酰氨基酚的藥,還有一類隱藏著對乙酰氨基酚成分的中西藥復方制劑,如維C銀翹片/顆粒/膠囊/軟膠囊,精制銀翹解毒片/膠囊,感冒清膠囊/片,感冒靈膠囊/片,復方感冒靈片/顆粒,金感膠囊,999感冒靈顆粒,新復方大青葉片等均含對乙酰氨基酚。
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均屬于抑制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而起到退熱的效果,雖然有文獻報道對乙酰氨基酚聯合布洛芬降低體溫較單用其中任一藥物效果要好,但其臨床意義尚不明確,不能提高患兒的舒適程度(發熱管理的核心目標)[6-7];且關于聯合或交替使用退熱劑治療安全性的研究較少,有可能造成肝、腎損傷[8]。此外,兩藥聯合或交替使用有可能導致劑量錯誤或混淆給藥間隔時間,導致藥物過量或中毒,交替使用退熱藥還會加強患兒的發熱恐懼[9]。因此,各國兒童退熱藥使用指南均不推薦兩藥聯合或交替用于退熱治療[10-11]。
臨床處方與用藥建議
處方/醫囑前務必詢問用藥史,患兒是否正在服用其他藥物(尤其是感冒藥、止痛藥);仔細核對成分: 開具復方感冒藥前,必須逐項審查其所有組分,凡含“氨酚”、“氨”、“酚”字樣或明確含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的,禁止與單方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同時用于退熱;警惕“中藥”陷阱: 熟悉常見含西藥成分的中西藥復方感冒藥(如維C銀翹片、精制銀翹解毒片、感冒靈等),避免其與單方退熱藥聯用;明確告知家長:用通俗語言向家長解釋復方藥中的“隱形”退熱成分及其聯用危險,嚴禁自行加用其他“退燒藥”或“感冒藥”。
加強患者/家長教育:強調閱讀說明書,特別是成分表和劑量部分。使用專用量具:避免用家用湯匙。記錄用藥:記錄每次用藥時間、藥名、劑量。識別風險癥狀:出現持續嘔吐、腹痛、異常嗜睡、精神萎靡、尿量顯著減少等,需立即就醫。發熱處理核心:退熱目標是改善舒適度,而非追求體溫絕對正常。保證水分攝入至關重要。
結語
布洛芬在兒童發熱對癥治療中地位重要,但其安全性高度依賴于嚴謹的劑量控制和避免不當聯用。“隱性過量”,尤其是因忽略體重計算和與含解熱鎮痛藥的復方感冒藥聯用,是潛伏在常規治療中的重大安全隱患,可能導致嚴重后果。唯有將“安全第一”的原則貫穿于處方、調配和用藥指導的每一個環節,才能確保布洛芬等解熱鎮痛藥真正成為守護兒童健康的有效工具,而非引爆健康危機的“隱形炸彈”。
參考文獻:
[1]Moffett BS , Gutierrez K , Davis K ,et al. Antipyretic efficacy of acetaminophen and ibuprofen in critically ill pediatric patients[J].Pediatr Crit Care Med, 2019,20(8):e386-393.
[2]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價中心,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藥物警戒快訊2015年第10期[EB/OL].(2015-10-10)[2022-03-10].
[3]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價中心,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藥物警戒快訊2015年第6期[EB/OL].(2015-06-01)[2022-03-10].
[4]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兒科呼吸工作委員會,等. 解熱鎮痛藥在兒童發熱對癥治療中的合理用藥專家共識[J].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20,35(03):161-169.
[5]劉小會,季興,胡利華,等. 解熱鎮痛藥在兒童發熱對癥治療中處方審核建議[J].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22,37(09):653-659.
[6]Wong T , Stang AS , Ganshorn H ,et al. Combined and alternating para-cetamol and ibuprofen therapy for febrile children[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3,2013(10):CD009572.
[7]Kramer LC , Richards PA , Thompson AM ,et al. Alternating antipyre-tics:antipyretic efficacy of acetaminophen versus acetaminophen alternated with ibuprofen in children[J].Clin Pediatr (Phila), 2008,47(9):907-911.
[8]Zaffanello M , Brugnara M , Angeli S ,et al. Acute non-oliguric kidney failure and cholestatic hepatitis induced by ibuprofen and acetaminophen:a case report[J].Acta Paediatr, 2009,98(5):903-905.
[9]Paul SP , Kini PK , Tibrewal SR ,et al. Nice guideline review:fever in under 5s:assessment and initial management (NG143)[J].Arch Dis Child Educ Pract Ed, 2021,(2021-07-09) [2022-03-10].
[10]羅雙紅,舒敏,溫楊,等.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循證指南(標準版)[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16,11(2):81-96.
[11]Chiappini E , Bortone B , Galli L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symptomatic management of fever in children: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quality appraisal with AGREE II[J].BMJ Open, 2017,7(7):e015404.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醫學界兒科領域交流群正式開放!
加入我們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