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米上架了一款售價 269 元的充電寶,不夸張地說,真的把不少網友看懵了。
名字有點繞口,“酷態科15號超級電能卡 Air”,一聽就知道不是普通貨色。但價格和配置一擺出來,很多人瞬間陷入糾結狀態——這玩意兒到底該不該入?
表面看,這是一塊長得有點“硬核”的充電寶。但細看參數,實打實地比不少競品都堆料猛。
15000mAh 的總容量、氮化鎵 GaN 快充、100W MAX 輸出功率、電芯來自力神,還有一塊小屏實時顯示功率電流這些,不能說沒誠意。甚至還支持小米自家的 90W 澎湃秒充,向下兼容也做得很到位。
更重要的是,它不是走“堆參數套路”,而是直接用了行業正在推崇的硅碳負極電池技術。這個技術原本在高端旗艦手機上才見,像小米14 Ultra、華為Mate 60這些都是代表作。耐低溫、容量高、壽命長,說它是下一代電池的方向也不為過。
所以這塊充電寶也不算“平凡角色”,但問題來了——用在手機上是“進步”,用在充電寶上就一定劃算嗎?這是目前大部分人疑慮的地方。
先不談體驗,單看價格。269 元的定價,首發打完九折也要 240 出頭。要知道,市場上大多數兩萬毫安級別的快充寶,甚至還帶數顯屏的,也不過 150 左右。而這款“酷態科電能卡”,容量并不算特別大,體積也不小,厚度超過 2 厘米,重量 305 克。你說它方便攜帶,可能得打個問號。
那它貴得合理嗎?這個得看你站在什么角度看。如果你只是想買個平時應急的工具型充電寶,實話實說,這個價位確實不太友好。但如果你對效率、對設備安全要求極高,經常多設備快充、還對電芯性能比較在意,那它反而可能是最靠譜的選擇之一。
而且我們也不能忽略一個現實:最近這幾年,充電寶市場出過不少事故,特別是“自燃”問題,說到底都是偷工減料、低端電芯惹的禍。而這款充電寶反其道而行,用上更先進的電芯、配合百瓦協議,某種程度上說,它不是在“卷價格”,而是“卷技術”。
所以別把它當成一塊“高價智商稅”。它其實更像一塊技術向上突破的試驗品。就像當年沒人相信手機能拍出單反級照片,但現在的手機攝影不也做到了嗎?這種產品的價值,可能不在今天賺你多少錢,而是把整個行業往上拽了一步。
那回到用戶視角,到底值不值?
我自己的看法是:如果你只是日常通勤用用,偶爾應急,這款產品不是剛需,選擇范圍更廣;但如果你是設備多、用電量大、出差頻繁的人群,這塊充電寶就不是“貴”,而是“省麻煩”。
另外,還有個微妙點值得一提:它雖然不便宜,但它的存在,對整個快充寶市場,是個正向推動。等技術進一步下放之后,說不定未來百元內就能買到硅碳電芯的主力機型。
總之,這事別只看價格標簽。對于一部分用戶來說,它確實值得掏錢;對于另一部分用戶,它更像是提前預演一下“未來的標配”。
說到底,你會為一塊269元的高端快充寶買單嗎?是追新體驗,還是理性觀望?評論區歡迎你聊聊,看看這款產品,你屬于哪一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