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維加斯WTT美國大滿貫賽開賽首日,世界乒壇傳來令人震驚的消息:世界排名第三的巴西選手雨果·卡爾德拉諾因簽證問題被迫退賽,這位29歲的球星手握葡萄牙護照,按照常規流程提交了美國旅行授權電子系統(ESTA)申請,卻在賽前突然被告知免簽資格被取消,原因僅是他2023年曾代表國際乒聯前往古巴參加泛美錦標賽和巴黎奧運資格賽,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援引《移民與國籍法》第221條款,認定他“曾訪問受制裁國家”而喪失免簽權利
得知消息后,雨果團隊火速啟動緊急簽證申請,美國乒協和美國奧委會也全力協助疏通流程,然而官僚系統的齒輪轉動緩慢得令人窒息:盡管緊急預約獲批,領事面談的時間依然無法趕在7月3日賽事開幕前安排妥當,“我使用的流程和護照與以往完全相同。”雨果的聲明中難掩失望,“因不可控因素錯過賽季最重要賽事,尤其在我剛奪得世界杯冠軍和世乒賽亞軍之后,實在令人沮喪。”
這場簽證困局中的孤獨身影不止雨果一人,馬耳他選手阿米爾雷扎·阿巴斯同樣被擋在賽場之外,“我去了大使館,他們拒絕給我簽證。”阿巴斯無奈表示,“當美國承辦如此重要的比賽時,理應為符合條件的選手確保簽證通道,可大使館對美國乒協的邀請函視若無睹。”土耳其選手埃切·哈拉克的參賽夢想也在簽證窗口前化為泡影,三人共同構成了本屆賽事領獎臺下的“缺席者名單”
雨果的案例揭示了體育簽證中鮮為人知的雷區,雖然歐盟國家公民通常享有美國免簽待遇,但若申請人的旅行史中出現古巴、伊朗等受制裁國家,免簽特權可能瞬間消失,這種限制近期對古巴運動員的打擊尤為沉重,今年5月,古巴奧委會主席羅伯托·萊昂·理查茲及多名官員運動員的簽證申請集體遭拒,導致古巴男籃無緣在波多黎各舉行的奧運預選賽,14名田徑選手也無法參加佛羅里達大師賽,古巴奧委會憤然控訴這是“政治化歧視”,并緊急求援國際奧委會介入
隨著2026年世界杯(加拿大、墨西哥、美國三國聯合申辦)和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腳步臨近,55名美國國會議員已于今年5月聯名致信國務卿盧比奧,痛陳簽證積壓的危機,信中尖銳指出:簽證延誤若導致“運動員無法參賽或球迷缺席”,將“損害美國幾代人的全球形象”,南加州眾議員金映玉的警告更為直白:“這些盛事能為本地經濟帶來數十億美元收益,我們決不能因簽證積壓錯失良機。”數據顯示,世界杯預計吸引數百萬游客創造37.5億美元收入,奧運會則可能帶來180億美元經濟效益,前提是參與者能順利入境
當前美國簽證系統的痛點顯而易見:一是對“受制裁國家旅行史”的機械審查未區分職業運動員的參賽需求;二是緊急簽證通道缺乏大型賽事專屬保障,使體育機構協調效力受限;三是全球領事資源分配不均,洪都拉斯、哥倫比亞等國申請者面談等待期竟長達13個月,當阿巴斯在大使館碰壁時那句“他們不在意邀請函”的控訴,折射出體育界在行政壁壘前的無力感
當世界排名第三的乒乓球選手因三年前一次合規參賽的旅程被擋在美國國門之外,當多國運動員手持正式邀請函仍被簽證官冷漠拒絕,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國際體育賽事的承諾,當主辦國關上大門時,“體育無國界”的口號是否成了空談?雨果等運動員的遭遇暴露了當前簽證政策與大型賽事需求間的結構性矛盾,在正當的安全審查與高效的簽證服務之間,需要建立更精細化的平衡機制,例如設立“體育簽證綠色通道”,對運動員受制裁國家參賽記錄實施豁免條款等
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不應重演今日的遺憾,當全球運動員3年后齊聚洛杉磯,他們的夢想不該被一紙簽證扼殺在起飛之前,正如55位國會議員所警示的:簽證窗口不僅是出入境通道,更是一個國家向世界展示溫度與胸懷的窗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