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二手房成交規模,正在全面超越新房。
今天,西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的《2025年6月份二手房網簽情況》顯示:6月份,全市存量房(二手房)網簽備案面積96.11萬平方米。
其中,住宅網簽備案9147套,面積91.74萬平方米。
按照成交套數計算,6月份二手住宅網簽套數環比上漲10.74%、同比上漲13.35%。
同時,2025年上半年西安二手住宅網簽套數合計達到了50532套,較2024年上半年上漲5.98%!與2023年上半年的49844套相比,也是實現了增長。
回顧今年上半年西安二手房市場,呈現出“冷熱并存”的現象。
“熱”的是成交規模。
在3月份的時候單月網簽量超萬套,成為單月歷史第二高。并且4月份、6月份均保持在9000套以上,持續處于高位。整個上半年的成交規模,保持著增長態勢,全年繼續突破10萬套已經問題不大。
“冷”的是成交價格。
國家統計局每月發布的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價格變動數據顯示,西安的二手住宅價格已經連續環比下跌19個月,從2023年5月份開始到現在,除了2023年10月份0%的變動之外,實際上已經連續下跌兩年時間,此前價格過快拉升的曲江二期等板塊,更是成為二手房價格下跌重災區,絲路軟件城剛剛交房不久的小區二手房成交價格也是連續擊破2萬元/㎡。
這種“一冷一熱”,回到西安樓市本身來講,其實也不難理解。
從成交規模的角度來講,進入存量房時代是任何一個大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畢竟城市核心區的土地是有限的,新房的供應規模不可能一直保持增長,必然將部分需求擠壓至二手市場。
另外,學區房的熱炒,也將部分為了小孩上學而買房的需求轉移至擁有優質學區的二手房。
還有一點就是新房價格越來越高,此時部分預算有限、關注小面積戶型的剛需購房者,也會將需求轉移至二手房市場。
多重因素的疊加,共同使得西安的二手房成交規模不斷上漲。
而二手房價格之所以持續下跌,既與2020年、2021年時二手房價格過快拉升有關,也與新房市場降溫之下更好產品、更高性價比的新房入市銷售對于同區域二手房市場帶來的沖擊。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是:同樣是軟件新城,你愿意2萬出頭的價格買全景艙戶型設計、超大露臺贈送、外立面石材+鋁板通鋪、3.15米標準層高、待會所的邦泰悅九章,還是愿意更高的價格買同區域2021年、2022年開發的傳統產品二手房?
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選擇題。
掛牌量的持續增加,也給了目前二手房市場一定的壓力。在掛牌量已經超16萬套的市場情況之下,必然會出現急需用錢的業主低價拋售,這在任何一個小區都是存在的,而這會進一步影響到市場情緒、購房者的預期。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自媒體時代各種信息滿天飛也會對購房者帶來一定的誤導。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這段時間熱炒的華清學府城成交了一套單價6440元/㎡的二手房,自媒體將此與該項目2019年新房售價1.3萬元/㎡左右進行對比,然后給出了價格腰斬的結論!
實際上,真相是這套房子是最早一批7層高的步梯房,已經十七八年時間,跟后來開發的房子肯定是無法相提并論的。
但為了流量的自媒體,不會告訴購房者這一點。
還有,有自媒體說灃東自貿園藍光公園華府的房價從2萬跌到9000多,選取一個最高價,再選取一個最低價,然后告訴大家:房價腰斬,購房者虧慘了!
真相是:前兩年2萬的成交價是洋房躍層,而現在9000多的成交價是毛坯高層。并且現在9000多的成交價業主實際上依然是賺的,因為2017年買入的價格是高層6500元/㎡左右、洋房7500元/㎡左右。
所以說,有時候閱讀自媒體的文章,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帶偏。流量時代,大家什么都敢說、什么都敢寫、什么牛逼都敢吹,還有大V預測50年后的西安房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