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通過提高國防開支的歷史性決議后,大規模軍備采購計劃浮出水面。
據媒體周五報道,德國正考慮采購多達2500輛裝甲戰車和1000輛主戰坦克,總價值可能高達250億歐元,以裝備北約要求其在未來十年內組建的七個作戰旅。
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相關采購談判仍在進行中,訂單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敲定。但知情人士警告稱,由于采購談判仍在進行中,最終數量可能會有所下降。
消息傳出后,德國軍工巨頭萊茵金屬股價一度上漲3.7%,分析師隨即上調了該股價格目標。
德國軍工巨頭萊茵金屬股價走勢
重磅軍備訂單瞄準三大軍工企業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德國正在考慮的大規模軍備采購將主要惠及三家軍工制造商。其中豹2主戰坦克由KDNS和萊茵金屬公司制造,GTK Boxer裝甲戰車則由KDNS和萊茵金屬合資企業ARTEC生產。
除了上述核心裝備外,德國今年早些時候還獲得初步批準,將向芬蘭同名國防制造商采購超過1000輛Patria裝甲模塊化車輛,用于替換聯邦國防軍老化的Fuchs裝甲戰車。這一訂單價值可能高達20億歐元。
總部位于赫爾辛基的Patria公司正與KDNS和Flensburger Fahrzeugbau Gesellschaft(FFG)合作生產Patria AMV裝甲車,約90%的生產工作預計在德國完成。
分析預計,相關訂單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最終確定,立法者可能在年底前給予批準。
德國的大規模軍備采購計劃源于北約對其軍力擴張的明確要求。北約已要求德國在未來十年內為聯盟貢獻多達七個作戰旅。這些戰車和坦克一旦獲得批準,將用于裝備這些部隊。
為進一步加強軍事實力,國防部長Boris Pistorius今年6月表示,德國需要將其武裝力量增加多達6萬名現役士兵,增幅約為三分之一。政府希望計劃于2026年生效的新志愿兵役制度能夠提供幫助。
德國承諾增設這些旅作為努力實現北約新產能目標的一部分,該目標是各國領導人今年6月在荷蘭峰會上達成一致。
據央視新聞此前提及,當地時間6月25日,北約成員國在海牙峰會期間發布聯合宣言。宣言指出,各成員國承諾到2035年將每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用于核心國防和相關防務支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