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紀委監委7月2日披露:白山七中原校長白鳳武、原副校長祖鴻雨、石艷等人,竟將黑手伸向了孩子們的口糧錢!2022至2024年間,他們故意降低學生餐食標準,克扣學生餐費中飽私囊;更令人發指的是,從2019年開始,這三人竟在訂購教輔材料時,串通書商,心安理得地收受回扣!他們貪婪地吸吮著學生與家長的血汗,踐踏著校園本該最純凈的土壤。如今,三人皆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一、 從孩子嘴里摳錢,良心何在?
學生餐費,本是維系孩子成長能量的基本保障。然而在白山七中某些“教育者”眼中,竟成了隨意拿捏的“肥肉”。他們利用職務之便,通過降低食材質量、削減營養搭配,在孩子們每日的飯碗里做手腳,克扣下的錢款被挪作他用。這不僅是貪污,更是從正在成長發育的孩子口中搶奪食物,是靈魂的極度墮落!
當本該滋養年輕生命的餐費淪為某些人囊中之物,孩子碗中每少一片肉、每缺一份營養,都是對教育本真的殘忍背叛!
二、 教輔回扣,雁過拔毛的“產業鏈”
更令人心寒的是,連學生學習的必備工具——教輔材料,也成了他們眼中生財之道。白鳳武等人利用訂購教輔材料的權力,與書商達成“默契”,每賣出一本書,便從中抽取一份“辛苦費”。這層層盤剝,最終成本轉嫁何處? 無非是加重了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讓清貧學子求知之路更添一份沉重。教育的神圣殿堂,竟被扭曲為骯臟的利益輸送通道!
三、 監督何在?守護最后凈土!
校長、副校長齊上陣,時間跨度長達五年!如此明目張膽的集體腐敗行為,為何能長期存在而不被察覺?試問,學校的財務監管、采購流程、民主監督機制何在?為何總是等到孩子碗里的肉被叼走、家長的錢包被榨干,罪惡才浮出水面?
校園,應是社會最純凈的土壤,承載著民族未來的希望。當貪婪的黑手一次次伸向學生餐費、教輔資料這些關乎孩子切身利益的領域,腐蝕的不僅是個別干部的操守,更是社會對教育公平、公正的最后信任底線。
白鳳武們的結局,是咎由自取。但嚴懲之后,更需深思與行動。守護校園凈土,刻不容緩!必須筑牢制度的籠子,讓每一分教育經費在陽光下運行,讓每一個環節都經得起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審視。讓我們共同發聲,絕不容許任何蛀蟲,啃噬我們孩子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