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哥您好,我工作8年,雙非本科女,上海非全碩士在讀,全家定居上海隔壁蘇州。”
你大致是30歲,“全家”可能是父母和老公孩子都在蘇州,你們是新蘇州人。但你讀了上海的非全碩士,在讀狀態,沒有證書。本科是二本,昨天剛寫過的,見《學歷二本,該如何規劃人生?》。
“從3月份開始求職,只拿到了5個offer。”
求職3個月,你就拿到了5個入職通知,很是不簡單的。現在行情并不好,我懷疑你是在凡爾賽!
“拿到的最高offer是離家20公里的民營企業,6月20日入職,28kx12薪=年薪33.6萬(試用期6個月,試用期打八折),這個工資還拆分程30%績效工資。”
盡管有拆分,但年薪大致是超過你的年齡了,還算不錯,這在蘇州是難能可貴的,也超過了絕大多數同齡人的工資。
“還有一個offer是朋友創業公司,2020年成立,提出給到offer 30kx12薪,之前看過您的文章創業公司還在3年不穩定期,對職業履歷也不好,不敢去。”
朋友的創業公司,當然不能去。
不是光朋友了,前領導的創業公司都不能去,見《聊一聊我幾個老領導離職后的現狀》。
“有2個太低的offer時間倒逼法和工資倒逼法已經取消了。”
不錯,你還學會了時間倒逼法和工資倒逼法,這倆都是婉拒的方法。這樣一來,被婉拒的Offer隨時可以舔回來。
“最近面試了幾家頭部大廠都失敗了,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自己不具備進入大廠的能力。”
你主要能力是什么呢?
打工,主要能力是城市、學歷、畢業年數、上家知名度、目前工資流水等。
比如就學歷而言,每年只有1%的人才能上985大學;考上211的也不過再來3%的人;接著能入學一本的大致還有8%的考生;后面的大頭子才是雙非本科和專科。
當下的國考,大致入職概率才1.16%,其中的筆試通過率大概不到5%,面試通過率在20%到30%之間,最終這十年下來,都在2%以下,且還在逐年下行,現在已經即將跌破1%了。
省考的錄取率稍微好一點,目前是3.4%,也就是在100個人的大班上,你如果是前三名,大致可以被錄用,第4名就有點懸了。省考比國考容易上岸一點,但也容易不到哪里去。
相比較而言,央企國企的錄用比例就高多了,大致5%的樣子,而且沒太多年齡限制,比如你看如下一個地方國企的公示,不僅如此并且還沒太多專業限制,比較歡迎懂國際關系、國際貿易以及藝術設計的往屆生。
當然,除此之外,你還可以考編制,也是父母比較喜歡也樂見你成的。考上編制的概率在5%至10%之間,類似在一個10-20人的小班里,你排名第一就大致可以入編制,第2第3名就都很懸了。
無論是國考、省考、事業編,還是進央企、國企,其實都是個小概率。8億成年勞動力,不足8千萬人是體制內編制人員,十人取一的小概率。
同樣的,在體制外能進大企業巨頭的概率也是鳳毛麟角,也大致是幾個百分點,都需要反復、多年且持續多次的嘗試,才有拾遺撿漏的機會,不是隨便就能入職的。
你當下在蘇州求職,學歷是雙非本科,碩士還是個在讀且也是雙非碩,畢業年限8年,企業知名度未知,你的實際年薪在蘇州應該在20萬上下,用我的求職技巧已經提升到33萬的水平,高于同齡人很多了。
想進入巨頭,你如上的資歷都是不夠的,只能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加強,比如等你的工作經驗更豐富到10年,城市主要投遞上海而不是你蘇州的房子附近20公里,這次找個相對有些知名度的公司,并將年薪33萬做實成為12個月以上的銀行流水,然后求職也是持續半年、1年、2年甚至5年,你才有可能進入巨頭。
體制外巨頭就性價比來說,不亞于體制內同學的職業人生總收益,也不是你3月份被辭退后倉促3個月就能找到并入職的。你的付出并不多,資歷確實還不到能進入大廠的水平。
這里所講的資歷,就是能力,可量化的硬通貨,而不是你在語言中含糊其辭虛夸的能力。這些有用的資歷包括如下:
【1】一線城市。而不是你待在家附近要高工資,要進大廠。
【2】學歷。越高越好,而不是雙非本科,碩士還是個在職碩士且在讀,你現在并沒碩士學歷和學位證書。等證書到手,情況會稍有改善。
【3】工作年限。你才畢業8年,后面還有幾十年的時間可以嘗試進巨頭、大廠,不要那么著急。都需要積累,無論買房、技能、資歷,還是進大廠的年限。時機也需要捕捉,不是想這次能進大廠就能進,好事多磨。
【4】企業知名度。你目前拿到的Offer是一家民企,規模應該是中等,但之前你待的私企大概率更小,知名度更低,你要一步一個腳印,這才能步步為營。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失敗更是失敗之母,我最近剛講過。進入中等知名度的公司,此后才能進入知名度更高的大公司,不可一蹴而就。底子一開始都是薄的。
【5】12個月較好的工資流水。工資也分臺階,下家和市場都認可你上家的工資流水,就是一步一個臺階,不可能突然給你翻倍的工資,企業和人事甚至資本家都不是傻子。你現在要入職這家民企滿一年,你的年薪資流水33.6萬才算是真的,而且還有不少浮動工資,不實在。但好歹為下一次跳槽獲得年薪50萬上下提供了臺階和可能性。一般來說,只有大廠才有更多年薪50萬甚至更高的工資,下一步你就相對容易進大廠了。
【6】求職方法。我相信,除了我幽哥的求職方法,其他地方也必然有更多種類,也類似學派,你再多學習學習,博采眾長。但盡管只用了我的方法,你還是能在短期3個月內找到5個Offer,還是不簡單的,你現在缺的僅僅是解決“很多個Offer但工資都不高”的問題。
【7】在職跳槽。之前講過“活魚理論”,企業和人事都喜歡在職跳槽過來的人,不喜歡失業后來求職的人,失業后也很難談到更高的工資,這是實踐出來的真知,也是大家都喜歡挑活魚的形象比喻。你這才大概率是2月底被辭退,這才有了你3月份開始求職,你自己不好意思說被裁員罷了。
【8】求職周期。在職多次、持續一兩年甚至多年的找工作,才有可能捕捉到進入大廠的機會,而不是能一蹴而就靠運氣,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
【9】能進入大廠的概率本就不高。我們從考進985本科,到國考、省考、編制的入職概率,都一一舉例,百分比很低,大多才10%不到甚至1個百分點。同樣,能進入大廠的概率也很低,這是共性知識。直接點來說,雙非本科畢業8年,同齡的大致有2000萬人,但目前在大廠中工作的才有多少呢?10%也了不得了,也是個小概率。先小廠進中廠,再中廠進大廠,這才是可行之路。
總之,主要包括以上九點在內的可量化的指標,才是職場上的資歷,更是我們求職時候的能力。自怨自艾是沒有用的,你要踏實去增加自己的資歷,這才是靠譜的。你此刻并不具備進入大廠的能力,但只要努力幾年甚至一兩年后是可以達成的,無論你現在是自嘲、自貶還是凡爾賽,都不影響事實本身。
不是誰注定跟大廠無緣,只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鍥而不舍,才能成功,本身進大廠還能穩定待下去就是個小概率,不比考公考編進央企總部等概率高多少。進大廠,并不是一個可以輕易實現的成功,堅持不懈才是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