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是這家先入職,還是年后找更好的?”每年春節前都要被問多次,是找工作的最常見問題之一。其實有點類似找對象的同款提問:“我這個先談著,還是繼續找下一個更好的?”
這類提問其實是有毛病的。首先,你怎么能默認年后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呢?你也無法確定下一個對象更優秀。
其次,現在必然你只有一個工作意向或對象,雖然沒有達到你期望的要求,但隨時就可以去入職或者談起來,而“下一個更優秀”只是你的假設,是將來天上飛過的大雁,并不是放在桌面上你現在可以選擇的熱乎乎的烤鴨。
此外,時不我待,更應該珍惜現在已有的,而不是默認主客觀因素都不變的情況下自己就能獲得更好的。比如你今年考上了一所二本院校的普通專業,那么你是直接去入學,還是復讀一年考上985至少211大學的熱門專業?
總之,這里我們就要對自己做個評估,也是捫心自問,你此時的水平和資質能否找到更好的?大家看過哲理故事《最后一根稻穗》就知道了,很多人總是認為“下一個更好”。其實這是個非常武斷的自我暗示,因為決定下一個是否更好甚至有沒有下一個的主客觀因素太多了,天時地利人和對某一個人所做的具體某件事來說,也很難全部具備。
我們來看最常見提問如下。
“幽哥,你好,我被裁員后,很快找到另外一個工作,”
被裁后,主要是解決失業問題,在有比較的情況下,當然得選擇最好的那個。你很快就找到了第一個工作意向,當然第二第三個意向也就不算遠了。
“待遇一般,離家還比較遠,我是盡快去上班,然后再跳槽,還是推遲入職,等待更好機會?”
工資一般,還離家這么遠,你當然可以拖一拖入職時間。比如一個半月后入職,則在這等待的45天中,你要繼續奮力,爭取在到期前拿到更好的入職意向。
但此刻這家還沒入職,你就在假設自己將來找到了更好的已經從這家離職;你也假設這家目前先不入職,就能推導出找到更好的。這兩個假設基礎上的假設顯然有些不靠譜。現在你只有一個入職機會,是“立即去報到”和“晚一點去報到”的選擇題,解法就是給自己一個判斷的閾值,即45天內有沒有第二個Offer。
“但投了很多簡歷,約面試的也不多”
是的,你是簡歷都不大會投遞,更是不會求職的問題,你卻遐想連篇到了將來時的比較。建議你盡快報到吧,馬上就過年了,沒有必要拖入職日期了。
看下一個星友,也是想趕在年前就定下來。
“我現在公司年底開始裁員,我在試用期,自然在其列。身邊關系有這樣一個機會,你看穩定性如何?”
試用期進了裁員名單,確實是個悲傷的故事。如果身邊關系介紹的工作,只要不是那么差,還是可以選擇跳過去的,至少先解決了失業問題。
“我有個比較熟的校友,最近剛加入一家數據科技民企管一大半核心業務。這家公司創立5年,已融資6輪,估值過10億美金,希望明年IPO。可能有職位適合,但喜憂參半。
好處:
1、我校友之前在外企頂級咨詢公司做合伙人,能力非常強,跟著他應該能學到很多。
2、我以前在甲方,現在加入乙方,管行業線或者管策略運營,希望能得到更深更廣的經驗。
3、能快速銜接(按市場找法大概需要6-12個月)背調也容易很多,免去很快又要找前老板同事們做一輪背調的尷尬。”
你列舉的好處,都沒說到點子上,其實這份創業公司的工作機會,最大的好處是在過年前后能解決了你的失業問題。
“壞處:
1、民企,體量不太大,業務問題多,管理混亂,少不了996。
2、我校友雖然是被重金加股權挖去,但他比較直接,不知道政治智慧如何,自己能不能待穩,能不能保我都很難說。
3、業務壓力大,形態與我過往經驗有所不同,我只有60%把握保證自己能達到校友的高要求。且薪資可能需要降30%,能拿到多少期權還不確定,未來能不能順利上市也有疑問。
幽哥覺得這個機會值得去嗎?”
這份工作畢竟在創業公司,但好歹你算個小關系戶,我建議你被裁后可以直接跳過去。
再看下今天第三位星友,也是想趕在年前不糾結。
“因上家公司裁員,目前已離職半個月。
找到一家臺灣上市公司,家族企業第三代執掌,傳統線下服務業連鎖加盟業態,過去幾十年發展比較穩健。現在面臨數字化轉型,給到職位是CEO特別助理。已面試完,薪資大概能給到60-70分,希望盡快入職。”
這家臺企上市公司,是選項1。你已經通過面試,對方希望你盡快報到,薪資大致是60-70萬,我覺得還行。能在年前如報到,這是幾乎100%可以確定的事情。
“還有一家上家單位同集團另一個子公司,民企,初創期,盤子小,沒有核心競爭力。唯一好處是簡歷可以有延續性。能拿到offer可能性50%,可能需要走一個月流程,薪資大概能給到60-80分。”
這個選項2的年薪也有60-80萬這么多,跟你過去工資相當。但目前這只是一個成功率大致50%的入職機會,類似情老領導幫你內推了。雖然是民企的創業子公司,但在年前就業問題,薪資也沒下降,我建議這個選項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還有一家朋友推薦的生產型企業,民企,一二十年,中小體量。這塊業務之前做得不好,需要找好的人去帶。在郊區,管吃住。還沒面試,薪資大概能給到80-100分。”
這算選項3,盡管是小民企,但可以給于最高年薪百萬。但問題核心有兩個月,一這都還沒去面試,不要過早想入非非;二這種小民企大概率試用期會將你辭退,你的價錢也太高了。
“現在是應該為了社保連續性和offer確定性,盡快加入臺企。”
果然你年薪大幾十萬,有一定的悟性,100%板上釘釘的事>50%概率的事情>紙上談兵的還沒開始的面試。
“還是應該先找公司掛靠社保,等等后面兩個,甚至春節后的機會?拿到幾個offer比較后再決定?謝謝”
想必你之前收入也幾十萬,不是剛畢業時,不缺求職期間損失的幾個月工資,確實也可以年后再好好找一找,拖到年后再定奪,也可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