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沈陽中街商業(yè)圈附近的慶豐包子鋪突然關門歇業(yè),讓不少專程趕來的小伙伴撲了個空,吃了“閉門羹”。據(jù)了解, 此次閉店的主要原因是房租到期。
在當下餐飲競爭激烈的環(huán)境中,選擇不再續(xù)租,背后恐怕也折射出門店效益的不盡如人意。
曾幾何時風靡沈城的慶豐包子,如今在沈陽只剩下陸軍總院附近的一家門店了。 喜歡這個口味的小伙伴們,且吃且珍惜吧!
還記得慶豐包子初入沈陽時的盛況嗎?
時間拉回2014年7月10日,來自北京的知名品牌“慶豐包子鋪”高調登陸沈陽,在兩大核心商圈——太原街新加坡廣場和中街以純大廈一樓——同時開出兩家新店。
彼時,對于絕大多數(shù)沈陽人來說,慶豐包子還是個新鮮事物。開業(yè)當天,兩家店鋪門前人山人海、一包難求的景象,堪稱壯觀!
(圖片說明:2014年,排隊盛況空前的慶豐包子鋪太原街店)
然而,十年光景倏忽而過。 曾經(jīng)的風光早已不再,慶豐包子在沈陽的門店數(shù)量急劇萎縮,目前僅存陸軍總院一家。 這與它巔峰時期在沈陽擁有近十家門店的規(guī)模相比,已是天壤之別。
為何昔日的“排隊王”如今卻“門庭冷落”,甚至接連閉店? 許多品嘗過的網(wǎng)友道出了心聲:
“味道太一般了”
- 缺乏核心競爭力。
“價格有點貴”
- 性價比不高。
“包子是涼的”
- 品控或服務流程問題。
“服務態(tài)度一般”
- 體驗感不佳。
與慶豐的落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沈陽本土的一眾包子鋪依然人氣頗旺。 例如“喜鋪破包子”、“沈老頭包子”、“金順旺包子”、“三合盛包子”、“順風清真包子”等,都擁有穩(wěn)定的客群和口碑。
有網(wǎng)友一針見血地指出:任何餐飲品牌,若長期固步自封、缺乏創(chuàng)新,同時在價格、口味、服務等關鍵環(huán)節(jié)失去優(yōu)勢,僅靠一塊“老字號”招牌, 是很難持續(xù)吸引顧客、維持盈利的。曾經(jīng)的“包子界傳奇”狗不理的興衰,不就是前車之鑒嗎?
至于慶豐包子,若再不思變求新,找到突圍之路,恐怕真的會漸漸消失在沈陽人的美食地圖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