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四川廣元上石盤水電站泄洪的轟鳴中,一則令人揪心的視頻在網絡流傳:渾濁的洪水中,兩名男子被困河道中央,一人扒著樹干掙扎,另一人坐在漂浮的草垛上隨波逐流。幾分鐘后,草垛上的男子被湍急的水流卷走,消失在漩渦中。
事發當天13時05分,上石盤水電站按計劃開閘泄洪。早在泄洪前,當地村社已啟動緊急預警機制:袁家壩街道上石村的村干部們穿梭在河道沿線,用高音喇叭循環喊話勸離;村組微信群里,"禁止下河釣魚""泄洪危險"的提醒消息接連彈出;五隊隊長更是沿著河道徒步巡查,當發現兩名釣魚者時,甚至蹚水到河道中央反復勸說。
"電站到我們村管轄的河道有十多公里,我們喊得嗓子都啞了,他們就像沒聽見一樣。"上石村村干部的話語里滿是無奈。目擊者稱,被沖走的63歲男子是本村村民,事發時疑似飲酒,面對勸離始終不為所動,堅持坐在河道中央的草垛上繼續釣魚。直到13時38分后,水位突然上漲,兩人這才慌亂報警,卻已錯失最佳撤離時機。
在許多人看來,這場悲劇的根源藏在"不聽勸"三個字里。近年來,類似因漠視安全警示釀成的事故屢見不鮮:有人為抄近路翻越鐵路護欄被撞,有人無視景區禁入標識闖入未開發區域被困,更有人在汛期明知河道危險,仍執著于"釣到大魚"的誘惑。
"總覺得危險離自己很遠,別人的教訓都是故事。"有網友的評論一針見血。專業人士指出,水電站泄洪時水流速度可達每秒數十立方米,看似平靜的水面下暗藏致命漩渦,水位上漲速度更是以分鐘計算。此時在河道內停留,無異于站在移動的"死亡陷阱"中。而涉事男子作為本地村民,理應清楚河道地形與泄洪規律,卻因一時僥幸將自身置于險境。
事件發酵后,網友的討論逐漸聚焦于責任劃分。有聲音認為,電站和村委會已履行預警義務,悲劇應由釣魚者自行承擔;也有人擔憂,家屬可能會以"泄洪通知不及時"為由索賠。
從現有信息來看,當地從泄洪預警到現場勸阻的流程并無明顯疏漏:提前發布通知、現場反復勸導、及時向上匯報,形成了完整的責任鏈條。正如上石村村干部所說:"十多公里的河道,我們能做的都做了。"這種情況下,個人對安全的漠視,往往成為壓垮防線的最后一根稻草。
截至發稿前,當地應急、消防等部門仍在連夜搜救被沖走的男子,湍急的洪水給搜救工作帶來極大難度。岸邊,63歲男子的家屬在焦急等待,河道旁"禁止下河"的警示牌在風雨中搖晃。
這場悲劇撕開了一個殘酷的現實:在安全與僥幸的較量中,一次疏忽就可能讓生命戛然而止。愿失聯者能被平安找到,更愿這次教訓能喚醒更多人的安全意識——那些被我們嗤之以鼻的警告,或許正是死神與生命之間最后的防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