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預言起源與核心內容
?來源?
該預言出自日本漫畫家龍樹諒(昵稱"日本龍婆")的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書中記錄其15個預知夢,曾聲稱準確預言過日本311大地震等事件。最新預言稱:?2025年7月5日將發生超強海底斷裂?,引發比2011年日本大地震規模大三倍的海嘯,導致"日本三分之一國土消失",甚至描述"香港至菲律賓連成一片陸地"的災后地貌。?傳播規模?
相關話題在社交平臺視頻量超1400個,總觀看量突破1億次,引發國際關注。
?民眾行為分化?
? 恐慌應對派 ?:防災用品銷量激增,部分民眾囤積物資;有網民計劃7月5日凌晨攜寵物外出觀察。
? 主動避險派 ?:匿名知名廣播作家表示"無論真假,當日必帶兒子離開東京";電視臺制作人私下承認已安排全家外出旅行。
? 常態派 ?:多數人照常工作,網友曬出上班照稱"公司不房價“。
?旅游業受創?
赴日旅游訂單自2025年2月起大量取消,部分航空公司悄然減少赴日航班,日本國土交通省證實離境旅行增加。
?日本官方聲明?
氣象廳多次強調:"目前科技無法精確預測地震具體日期,宣稱能明確預言者多屬謠言",并在官網置頂警示。
政府指出該謠言已對旅游業造成實質性打擊,呼吁民眾勿輕信。
?科學依據缺失?
NASA監測數據顯示:近期無高危小行星可能撞擊地球。
地震學家解釋:東京灣海底山脈活動雖頻繁(25年記錄8000次地震),但無證據指向2025年7月5日發生特大地震。
?預言者本人回應?
龍樹諒受訪時澄清:僅記錄夢境,呼吁公眾"冷靜參考專家意見”。
? 四、歷史預言對比與傳播邏輯
?相似末日預言結局?
1999年"諾查丹瑪斯預言"、2012年"瑪雅末日"、2025年4月東京8.3級地震預言均未發生。
日本著名靈媒金城保預言的"2025年4月26日東京大地震"當天風平浪靜。
?
專家分析:此類預言常利用模糊術語(如"南海海槽斷裂")包裝,結合真實地理風險(日本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全球80%地震能量集中于此)放大恐懼。
日本地震頻發確因位于板塊交界帶(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菲律賓海板塊碰撞區),但科學界共識是:?災難無法被精準日期化預言?。民眾應關注權威機構發布的防災指南,避免被非科學言論誤導。當前所有跡象表明,7月5日"末日論"缺乏實證支撐,本質仍是利用集體焦慮傳播的現代都市傳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