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那個穿著泛黃毛衣,坐在自行車后座上,回頭一笑,眼里有星星、有遺憾、也有化不開的母愛的“李煥英”?它意味著觀眾緣,意味著安全。但也意味著,無論她之后演什么,我們總會下意識地在她身上尋找“媽媽”的影子。演員最怕的,不是沒戲拍,而是被定型。
所以,當電影《惡意》的海報和預告片放出來時,很多人都愣住了。
不,這是無數明星,甚至無數普通人正在經歷的,血淋淋的日常。
張小斐選擇扮演谷搖,就像一個戰士,選擇穿上敵人的盔甲,去親身體驗戰場上最猛烈的炮火。這種體驗,對一個常年活在聚光燈下的演員來說,該有多么熟悉,又有多么殘忍。我們總以為,明星光鮮亮麗,出入有保鏢,生活有助理,他們是天之驕子,理應承受比常人更多的審視和批評。但我們忘了,脫下那身華服,他們也是會痛、會哭、會徹夜難眠的普通人。網絡暴力這把刀,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的“凌遲”屬性。
你不需要調查,不需要取證,甚至不需要邏輯。你只需要一個“看不慣”的理由,就能加入一場“正義”的狂歡。匿名性,成了人性之惡最完美的庇護所。人們躲在屏幕后面,肆意宣泄著現實中無處安放的惡意和焦慮,而被攻擊者,卻要用真實的人生去承受這一切。張小斐的轉型,撕開的正是這層“正義”的虛偽外衣。
她讓我們看到,一個被貼上“惡女”標簽的人,她的掙扎與無助。她迫使我們去思考:當我們跟風評論、轉發“黑料”時,我們和那些將谷搖推向深淵的人,到底有什么區別?這不僅僅是明星的傷疤,這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傷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