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他一直在出門遛彎。”一個醫生曾聽到一位年長患者家屬在掛號時這樣說。
最終,老人在那天中午因熱射病住院,雖經治療,仍未能挽回生命的最后一線希望,年長者身體調節能力較弱,在高溫下暴露太久,往往更容易發生中暑。
醫生提醒,這樣的天氣下,不僅要注意防暑降溫,避免一些看似無害卻極具危險的行為,也許比吃一根雪糕更能拯救生命。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高溫天氣的影響越來越被重視,隨著熱浪不斷襲來,熱射病等因高溫導致的健康問題,成為了夏季最常見的健康威脅。
尤其是老年人、兒童以及慢性疾病患者,往往是高溫天氣下的易感人群,對于許多人來說,簡單的涼快行為往往無法應對極端高溫的挑戰。
事實上,氣溫一旦達到極限,人體的調節機制就會變得脆弱,容易遭遇突發的健康問題,熱射病,作為一種極為嚴重的中暑現象,一旦發生,往往會迅速危及生命。
而防止這一疾病的發生,不僅僅是要待在陰涼處,喝足水,冰涼的食物可能帶來短暫的舒適感,但卻并不一定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高溫帶來的生理壓力。
中暑并非僅僅是“曬傷”那么簡單,它分為不同的級別,而其中的熱射病是最為危險的類型。
熱射病會導致體溫迅速升高,體內水分和鹽分大量喪失,嚴重時會導致體內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對很多人來說,避免熱射病不僅僅是躲開陽光,少做劇烈運動,更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一些在高溫下常見的錯誤行為。
很多人認為只要喝了冰水或者吃了冰激凌,就能迅速降溫,從而忽視了身體調節溫度的負擔,冰冷的食物雖然能帶來一時的涼爽,但它并不能從根本上幫助體溫下降。
更嚴重的是,吃冰冷食物時,體內的血管會迅速收縮,造成血流受阻,人體反而會增加自身調節體溫的負擔。
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開始感到一陣困惑,明明冰飲和冰品可以讓身體迅速“冷卻”,為什么反而會帶來反效果?
原因在于,人體的散熱機制并不是單純通過口腔內的冷刺激來實現的,體內核心溫度的調節與外界環境的變化密切相關。
當外界溫度過高時,人體的散熱能力會逐漸減弱,尤其是汗液蒸發的速度減慢,或者汗腺的分泌受到抑制時,身體反而變得更難降溫。
吃冰冷的食物,盡管在短期內會產生一定的涼爽感,但其帶來的效果往往是暫時的,甚至會干擾體內的自然調節機制,導致體溫的升高。
很多人習慣性地在高溫天選擇外出活動,認為即使高溫,也能忍受短時間的暴曬,其實,這種做法極為危險。
無論是工作需要,還是日常生活中的運動,都應該盡量避免在烈日下進行,高溫天氣下外出時,如果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人體的散熱功能無法及時發揮。
熱量積聚在體內,極易誘發中暑和熱射病,特別是在中午12點至下午4點之間,陽光最為強烈,此時紫外線照射最為猛烈,氣溫極高,容易對皮膚和內臟造成嚴重損害。
如果必須外出,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尤為重要,穿著透氣、寬松的衣物,佩戴遮陽帽和太陽鏡,涂抹防曬霜,這些簡單的預防措施可以幫助大大減少陽光對皮膚的傷害。
此外,盡量避免在高溫時段做劇烈運動,或者長時間待在密封的、沒有空調的環境中。
如果出現身體發熱、頭暈、惡心等不適癥狀時,應立即尋找陰涼處,喝些溫水,并讓身體慢慢恢復正常狀態,避免繼續加重體溫負擔。
其實,人體自身的調節系統是非常高效的,只要正確引導,能夠有效應對外界的高溫挑戰。
然而,很多人因為沒有重視這些細節,往往容易忽視自己身體發出的警示信號。
比如,一些人會在酷熱天氣中,通過不適當的方式來解暑,這樣雖然能夠短時間感到涼快,但卻無法有效減少體內積累的熱量。
甚至,如果強行用冰冷的食物或者冷水來降溫,可能會帶來體溫迅速波動的問題,使得身體處于過度調節的狀態,反而加劇了熱射病的發生。
那么,除了吃冰冷的食物和暴曬陽光,是否還有其他更容易引發熱射病的行為呢?
比如,盲目多喝水,在高溫天氣下,保持身體水分的平衡非常重要,但并非喝越多水越好。
過量的水分,尤其是大量飲用純水,可能導致體內鹽分稀釋,出現低鈉血癥的風險。
這種情況下,雖然水分得到了補充,但由于體內的電解質不平衡,人體依然難以有效維持正常的體溫調節功能。
因此,合理補充含有電解質的飲品,避免大量單純的水分攝入,才是更為科學的做法。
此外,很多人在炎熱天氣下習慣待在空調環境中,認為冷氣能夠迅速緩解身體不適,實際上,空調環境雖然提供了涼爽的空氣。
但長時間待在密閉且制冷過度的環境中,人體的適應能力會下降,容易引起體溫波動過大,導致身體無法有效地適應外界環境。
因此,盡管空調可以緩解高溫帶來的不適,但過度依賴空調同樣可能引發一些健康問題。
更讓人容易忽視的是,極端高溫天氣下的飲食問題。很多人誤認為大量攝入高糖、高熱量的食物能夠幫助身體“補充能量”。
但實際上,這類食物在高溫下可能會加重腸胃的負擔,尤其是糖分過多時,容易引起身體水分失衡,進而影響體溫調節功能。
因此,在高溫天氣下,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避免油膩和過于刺激的食物。
在極端高溫的天氣下,人體的調節能力會被嚴重考驗,很多平時習以為常的行為,可能在這個特殊環境下產生不良后果。
若要規避中暑與熱射病的發生,首要之舉便是避免長時間暴露于高溫環境,特別是中午的高溫時段。
其次,在補充水分時要注意合理配比,避免單純多喝水帶來的鹽分失衡,此外,保持適當的室內溫度,避免過度依賴空調也同樣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