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雄心勃勃的“威爾士親王”號航母編隊在新加坡停泊一周后,7月1日悄然啟程。這支由英國航母領銜、集結了西班牙護衛艦、加拿大護衛艦乃至挪威補給艦的“多國拼盤艦隊”,并未如早前暗示的那樣穿越南海敏感水域或試探臺海,而是徑直向東,取道印度尼西亞海域,直奔澳大利亞而去。
在“威爾士親王”號停靠新加坡濱海灣游輪中心碼頭期間,部分屬艦則停靠附近其他新加坡海軍基地,除此之外,打擊群中的23型護衛艦F239“里士滿”號以及西班牙海軍“巴贊”級護衛艦F104“門德斯·努涅斯”號在上月25日抵達印尼首都雅加達港訪問,停留至本月1日,編隊航向印尼則應是與結束訪問的上述兩艦會合。
英國“威爾士親王”號(資料圖)
這個轉向耐人尋味。就在6月,編隊指揮官還曾高調宣稱北上航程中將“穿越臺灣海峽國際水域”,引得各方關注。然而計劃明顯縮水——艦隊不僅繞開了可能引發風暴的臺海,甚至被英媒曝光連南海都未深入。這支本應彰顯英國“全球存在”的艦隊,在南海“門口”選擇了繞行。
時間點的巧合更添深意。當英國航母駛離新加坡之際,中國海軍的“山東艦”航母編隊正結束任務返航。7月3日,“山東艦”攜“延安艦”、“湛江艦”、“運城艦”莊嚴駛入香港維多利亞港。官兵列隊排出“國安家好”字樣,香港消防船以“水門禮”相迎,市民岸邊歡呼——這一系列畫面通過媒體傳向世界,彰顯著力量與民心。
英國(資料圖)
兩相對照,英艦的“繞道而行”在輿論場激起強烈反差。英國《每日快報》等媒體直言不諱,將此舉稱為“皇家海軍的恥辱時刻”。社交媒體上,英國網民嘲諷如潮:“又愛玩又菜”、“沒本事就別去別人家門口挑事”。從雄心萬丈到避其鋒芒,帝國的力不從心在南海邊緣顯露無遺。
此次“威爾士親王”號的低調改道,其背后考量耐人尋味。表面上,英國軍方消息人士輕描淡寫地解釋為“避免刺激中國”。然而深層原因難以掩蓋:面對齊裝滿員、結束演訓正處最佳狀態的中國山東艦編隊,這支臨時拼湊、甚至核心艦載機F-35B還因液壓故障滯留印度維修的“多國艦隊”,實戰底氣明顯不足。穿越敏感水域的高風險行動,顯然超出了這支“紙面陣容”的實際應對能力。
英國“威爾士親王”號(資料圖)
英國航母編隊的后續行程同樣意味深長。完成在澳大利亞的“護身軍刀2025”演習后,艦隊預計8月北上訪問日韓。然而據英國消息人士透露,其返程路線也將刻意避開南海,選擇繞行菲律賓海。原計劃的臺海穿越早已不見蹤影,甚至連南海這一重要國際水道也敬而遠之。從最初高調挑戰到全程謹慎規避,英國的“印太雄心”遭遇了冰冷的現實壁壘。
皇家海軍此次亞太部署的“雷聲大雨點小”,是英國全球戰略困局的真實縮影。它既想追隨美國戰略以維持“大國”余暉,又無力承擔高強度對抗的風險與成本。當“威爾士親王”號在南海門口悄然轉向時,昔日“日不落”帝國的光環在當代地緣政治的嚴酷計算中黯然褪色。英國《衛報》的嘆息或許道出了本質:帝國的時代早已落幕,認清現實比虛張聲勢更為明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