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有個疑問,社保到底是100%檔繳費30年劃算,還是300%繳15年劃算?
這種極端案例幾乎不存在,但有類似的案例存在。以江蘇兩個案例進行講解。
案例一:
女,25年50歲退休(具體月份不詳),繳費17年9個月,個賬180766.43元??聪聢D:
基礎養老金指數1.9422,則指數和=1.9488*17.75=34.4741
過渡性養老金指數0.7624,年限3年,93年1月參加工作,過渡性養老金指數和=0.7624*3=2.2872
可計算出1996年-2025年退休這期間,只繳費14年9個月,平均指數=(34.4741-2.2872)/14.75=2.1822
從指數可以看出,前期收入低后期收入高,基礎養老金指數被過渡性養老金指數拖累了。
基礎養老金=8785/(1+1.9422)/2*17.75*1%=2293.94元
個賬養老金=180766.43/195=927.61
過渡性養老金=199.77(2025年70%比例,2026年100%發放后為241.12元)
合計3420.8元
平均工齡單價192.68元/年。
案例二:
女,25年5月退休,50歲,繳費20年3個月,個賬217587.36元。
這個案例更簡單,2001年參加工作,不存在過渡性養老金。
2001年2月參加工作,到2025年5月退休,應繳年限24年4個月,實繳20年3個月,中間有4年1個月斷繳。
平均指數2.5173。
基礎養老金=8785/(1+2.5173)/2*20.25*1%=3128.57元
個賬養老金=217587.36/195=1115.83
合計4244.4元
平均工齡單價209.6元/年。
這兩個案例具有同樣的特點,“短、高”,用很短的繳費時間,采用超高的繳費檔次,最終得到較高的養老金。
案例三:
女,25年3月退休,50歲,繳費31年8個月,個賬95207.42元。
網上最常見的養老金水平,31年8個月2821元養老金。
案例一17年9個月的基礎養老金是2293.94元,案例三31年8個月的是2166.14元,差距并不是太大,這是由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決定的。計發基數*(1+平均指數)/2,決定了高者被降低,而低者被提高(廣東例外)。
再分別看一下個人賬戶養老金所占的比例:
案例一:927.01/3420.8=27.1%
案例三:488.24/2821.5=17.3%
指數高的,必然個賬余額高,在養老金總額中占比會更大。而指數低的,個賬余額少,占比自然也少。
上萬元的養老金,一定具備年限長,繳費高,只有一個因素是不可能達到的(以上案例均為企退,別拿事業和企業來比)。
換句話說,高養老金者,所拿到的錢中,更大程度是自己繳的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