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靈活就業人員數量越來越多。資料顯示,我國靈活就業人員已經突破2.3億人。所謂靈活就業人員,就是工作不固定,收入不穩定人員。包括臨時工、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等。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的比例卻不高。2025年第一季度數據顯示,約有70%的群體選擇斷繳社保。
而面對大量靈活就業人員斷繳社保,很多人感到困惑不解,社保是對參保人員進行醫療、養老、失業、工傷、生育等全方位的保障,為何會有這么多靈活就業人員斷繳社保呢?難道他們不怕將來沒有任何保障嗎?事實上,大量靈活就業人員斷繳社保,背后有很多原因:
第一,社保全額自付,繳費壓力大
眾所周知,上班族繳納社保時,公司交大頭,個人交小頭,這樣的繳納社保的壓力并不大。而靈活就業人員,由于沒有固定的用人單位,所以需要100%全額自付。這樣算下來,社保繳費每月要上千元。不僅如此,靈活就業人員在全額繳納社保之后,只能享受到養老、醫療這兩項待遇,其他工傷、失業、生育等三項待遇就沒有了。這讓靈活就業人員覺得繳納社保并不劃算。
第二,劃入個人賬戶資金少,未來養老金很低
在靈活就業人員所繳納的費用當中,只有40%的資金進入到個人賬戶,另外60%的資金進入到社會統籌賬戶中去了。這就會帶來兩個結果:一個是,如果靈活就業人員中途要退保,那只能拿到40%的資金,另外這60%的資金由于進入到社保統籌賬戶中,就再也拿不回來了。另一個是,由于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的社保進入到個人賬戶的只有40%,這就意味著,將來退休后的養老金會很低。
第三,繳費年限越來越長,讓人無法達到
過去只要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達到15年,就可以領取養老金了。而隨著延遲退休的到來,社保繳納最低年限也從之前的15年,逐步提高到20年,這讓很多靈就業人員失去了繼續繳納社保的信心。主要原因是,靈活就業人員工作不固定,收入不穩定,社保能繳滿15年就不錯了,如果再逐步提高到20年,很多靈活就業人員根本達不到這么長的繳費年限。
為此,現在已經有3大改革建議,其呼聲超高,也受到靈活就業人員的廣泛支持,未來被采納的可能性也比較大。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建議一:社保繳費100%計入個人賬戶
這個建議受到靈活就業群體的一致好評。原因很簡單,靈活就業人員賺錢不容易,好不容易堅持繳納社保,還要有60%的資金要進入統籌賬戶,這是很不合理的。如果將社保繳費100%計入個人賬戶這不僅可以讓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后的養老金收入有所提高。而且,還能激發更多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保的積極性,能讓社保基金獲得更多的繳費收入。
建議二:允許靈活就業人員全額退保
在當前的政策之下,如果靈活就業人員中途要退保,只能拿到40%個人賬戶里的資金,另外60%的資金都要進入到統籌賬戶,這筆錢就再也拿不回來了。對此,不少靈活就業人員表示:我自己交的錢,憑什么不能退?如果允許靈活就業人員全額退保,不僅可以緩解靈活就業人員短期內的經濟困難,而且還能增加靈活就業群體對社保的信任度。
建議三:對社保年限應該更“彈性”些
對于在崗職工,社保繳費最低年限逐步延長至20年影響并不大。但對于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的最低年限應該實行“彈性”制度。就是社保繳納年限既可以達到15年,也可以達到20年。社保繳費年限多少,應由靈活就業人員自己來決定。這樣一來,靈活就業人員就不用擔心社保繳費最低年限太長,而選擇斷繳社保。
現如今,靈活就業人員數量越來越龐大,再不進行改革,會出現兩大問題:一方面,大量靈活就業人員由于不參加社保,將來在養老、醫療等方面沒有保障,最終會造成社會問題。另一方面,由于大量靈活就業人員退保、斷繳,會使得社保基金入不敷出。而這樣一個局面,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