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俄羅斯安全部隊在葉卡捷琳堡以“反恐”名義抓捕50多名阿塞拜疆裔人員,薩法羅夫兄弟在行動中死亡。巴庫反應激烈:俄駐巴庫記者被捕,境內俄羅斯文化活動全面叫停。總統阿利耶夫公開支持烏克蘭,宣布啟動與北約軍事合作。幾乎同時,巴庫默許以色列戰機借道領空空襲伊朗目標,伊朗在里海沿岸發現以軍副油箱物證,德黑蘭震怒。
俄羅斯逮捕嫌疑人(資料圖)
葉卡捷琳堡事件點燃了三十年積怨。1990年代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在納卡戰爭中扶持亞美尼亞,導致阿塞拜疆喪失大片領土,這種背叛感深植國民記憶。2008年俄格戰爭更讓巴庫警惕成為“下一個格魯吉亞”。經濟殖民同樣令人憤怒:作為里海油氣富國,阿塞拜疆長期被俄羅斯低價收購能源再高價轉售歐洲。2024年圣誕俄導彈擊落阿民航客機致38人死亡后,普京模糊表態與阿利耶夫強硬追責的對比,使雙方裂痕徹底公開化。
俄烏沖突的僵局為阿塞拜疆創造了戰略窗口。當前俄軍主力深陷烏克蘭戰場,駐高加索部隊從萬人規模縮減至象征性存在。普京連續缺席集安組織峰會,區域控制力明顯衰退。阿方出手時機精準:2025年6月底俄軍猛攻烏克蘭敖德薩煉油廠,這些設施恰是阿塞拜疆每年130萬噸石油的核心買家。俄羅斯三十年構建的高加索戰略正在崩塌——亞美尼亞抵制集安組織,格魯吉亞已成歐盟候選國,南高加索三國中僅存的阿俄紐帶如今斷裂。
阿塞拜疆招募雇傭兵(資料圖)
阿塞拜疆的底氣來自能源杠桿。通過南部天然氣走廊直通歐洲,2025年輸氣量達320億立方米,成為歐盟“去俄化”的關鍵替代源,供應歐洲約15%的天然氣需求。巴庫-第比利斯-杰伊漢管線每年向以色列輸送占其總消耗量40%的石油。作為回報,以色列提供“哈洛普”無人機、“羅拉”導彈系統等尖端武器及實時情報共享,全面提升阿軍戰力。當俄羅斯打擊敖德薩能源設施時,阿塞拜疆的“經濟報復”實質是用資源撬動地緣棋局。
精密編織的聯盟網絡支撐著巴庫的冒險。以色列將阿塞拜疆變為反伊朗前沿,F-35I隱身戰機經阿領空突襲伊朗的路徑已被里海沿岸副油箱殘骸證實。北約通過聯合軍演、特種部隊培訓強化阿軍戰力,2020年納卡戰爭中土耳其制TB-2無人機重創亞美尼亞部隊已驗證西方裝備效能。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提供關鍵支持:兩國語言互通度超85%,土軍在阿保持存在,北約第二大武裝力量成為巴庫的心理安全墊。
伊朗總統(資料圖)
總統阿利耶夫的個人特質驅動著這場豪賭。2020年他發動閃電戰奪回納卡失地,國內支持率飆升至92%,印證其“高風險高回報”決策風格。家族統治模式強化行動力——妻子梅赫里班任第一副總統形成“夫妻共治”,決策少受制衡。俄導彈誤擊阿客機后,阿利耶夫拒絕克里姆林宮模糊處理,堅持逼普京公開追責。但賭局暗藏殺機:北有俄羅斯、南臨伊朗、西接世仇亞美尼亞;伊朗境內阿塞拜疆族約1800萬,超過阿本國人口,極易被德黑蘭策動分裂。
里海的風暴正改寫高加索地緣密碼。當阿利耶夫在巴庫以軍禮迎回葉卡捷琳堡事件死者遺體時,克里姆林宮再次印證古老法則——在大國角斗場,小國無法在鋼絲上安全行走。伊朗革命衛隊導彈瞄準以色列基地,俄羅斯S-400防空系統進駐大不里士。布魯塞爾和華盛頓的政要們審慎評估:這場高加索豪賭,究竟是新秩序的破曉,還是更大風暴的前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