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瀾昌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過社交媒體宣布,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標志著美越經濟關系進入新的階段。作為亞洲新興經濟體之一,越南經濟高度依賴出口,尤其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極大。2024年,美國對越南的貿易逆差高達1235億美元,越南成為特朗普貿易戰的重點目標。此次協議由最初擬定的46%高額關稅調整為20%,看似讓步,實則美國借關稅制約越南出口空間,同時要求越南以零關稅開放市場,強行將不對等的貿易條件強加于一個相對弱勢的經濟體。這份協議被法國媒體稱為“霸王協議”,反映出美國在全球貿易博弈中的霸權姿態以及對弱小經濟體的單邊施壓策略。
越南政府在此次談判中展現出較強的戰略預見性和充分準備。越南外交部曾明確提出希望美國承認其“市場經濟地位”,以及取消對部分高科技產品的出口限制,這體現出越南試圖突破美國貿易壁壘的決心。然而,協議內容并未體現美國對此做出實質性回應。越南面對20%的關稅壓力,被迫開放市場,讓美國商品零關稅進入,這對越南本土產業構成挑戰,尤其是在汽車、大排量機械等領域。雖然越南經濟學院黎光明博士指出,越南在談判中的嚴密組織和與美資企業的合作是突破關鍵,但這種妥協不可避免地顯示出越南在國際貿易談判中受限于經濟實力和國際話語權的局限。
SSI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范留興表示,雖然此次協議釋放了積極信號,有助于提升越南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地位,但越南長期依賴美國市場的脆弱性依舊顯著。越南需要借助這次協議機會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強化自主創新能力,減少對單一市場的過度依賴。否則,這種不對等的貿易安排,難以為越南帶來真正的經濟安全和持續發展動力。
特朗普政府此次貿易政策具有明顯的單邊主義色彩,借助關稅工具實現“增加聯邦收入”的目標,毫不掩飾其保護主義本質。美國不僅對越南強勢施壓,同時對中國、英國等多國展開貿易博弈。在三國中,越南因缺乏傳統盟友和強大資源牌成為最為被動的一方。中國憑借龐大的市場規模和關鍵戰略資源,能更有效抵御美國施壓,英國作為傳統盟友則在不平等協議中顯得被動。
此番美越“霸王協議”不僅讓歐洲國家面臨更高關稅威脅,也讓日本等美國貿易伙伴感受到特朗普政策的極端化和不可預測性。美國計劃對歐洲部分國家商品征收20%至50%不等的關稅,令全球貿易環境更加動蕩。日本因談判延遲,面臨30%至35%的關稅威脅,這種單邊主義行為極大增加了全球經濟不穩定性,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打擊了多邊貿易規則和全球化進程。
越南此次妥協的背后,是小國在強權貿易博弈中的無奈與掙扎。作為一個出口導向型經濟體,越南90%的GDP依賴出口,尤其對美國市場的依賴超過三成。美國借助關稅作為武器,迫使越南開放市場,提升美國商品在越市場的競爭力,實則通過關稅杠桿限制越南的出口自由,打擊其經濟自主權。
相比之下,中國擁有更多談判籌碼,包括控制稀土資源和龐大內需市場,能夠有效反制美國施壓。英國雖然是美國盟友,卻不得不接受單邊征收10%的關稅,顯示出即使盟友也難逃被動局面。越南在這場貿易博弈中處境尤為艱難,顯示出中小經濟體在全球貿易秩序中的邊緣化趨勢。
面對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制裁,越南政府正加緊內部產業升級與創新驅動,尋求與其他亞洲國家及歐盟深化合作,推動貿易多元化,以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未來越南能否在美越不平等協議中謀得主動,關鍵在于如何強化國內經濟韌性,擴大對新興市場的出口規模,提升產業鏈附加值。
特朗普政府將貿易戰作為國內政治工具,短期內可能提升聯邦收入,但這種以強權壓制為核心的貿易邏輯,正在撕裂多邊貿易體系。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全球產業鏈重組,經濟分裂風險不斷上升。越南作為快速崛起的新興經濟體,其未來發展空間和話語權正被不斷壓縮,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國際社會亟需推動更加公平、開放和多邊的貿易規則,避免單邊主義破壞全球經濟穩定。對于越南及其他中小經濟體而言,增強產業自主性和創新能力,拓展多元化國際市場,才是應對全球貿易沖擊的根本之道。
這場以“霸王協議”為標志的美越貿易新局,充分暴露出全球貿易秩序的復雜性和脆弱性。各國必須在不斷變化的國際環境中,尋求戰略平衡,才能避免被強權貿易政策裹挾,維護國家經濟安全與長期發展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