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擁堵、超車
運動員分享珠峰驚險時刻
駱駝喜馬拉雅登山隊珠峰攀登的4位隊員現場講述了攀登珠峰沖頂、下撤的艱難歷程,并分享了他們心中的“巔峰重塑”。這也是4位隊員在登頂珠峰后,首次線下合體。
“技術路段和持續的能量補給是個大問題,路上人太多,擁堵嚴重,我們完全沒有時間停下來休息或補充能量。中間有一段我感覺腹部疼痛的特別厲害,問隊友要了一支能量膠灌進去,才勉強抗住。”南坡攀登隊員宋紅率先分享。回憶起沖頂時的驚險一幕,宋紅至今仍心有余悸。“攀至巔峰,不僅是對自然的挑戰,更是對自我的超越。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死亡地帶’,每一步都在與極限的對話。但當你摒棄雜念、專注當下,那種突破身體與心理桎梏的過程,就是一場徹底的重塑。”
宋曉晨認為,登頂珠峰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此次休整過后,他預計今年9月將去攀登海拔8163米的馬納斯魯峰(世界第八高峰)。“巔峰體驗像一面鏡子,照出你最真實的模樣,也逼著你打破舊有的認知框架。”他直言,很感謝珠峰的接納。“有太多的人因為天氣原因、體能衰竭,氧氣耗盡等風險永遠的留在了山上,在8700米之上,死亡近在咫尺,任何一個小失誤都可能是致命的,登頂不易,平安歸來才是真正的圓滿。
作為本次南坡攀登的首席攝影師,丁亮除了專注自身的攀登過程,還需要用鏡頭記錄下每一次驚心動魄的時刻。登頂時,相比其他人的興奮和滿足感,丁亮則更關注如何通過相機把景色記錄下來。“有人說登頂是征服自然,但我認為,巔峰是自然對攀登者的‘馴化’。它用嚴寒、缺氧和孤獨,迫使你放下傲慢,學會敬畏與謙卑。這種重塑,或許才是登山最珍貴的饋贈。”
范江濤是本次登山小隊中,唯一一位從北坡登頂的隊員,這也意味著他面臨的是更艱難的技術路線。范江濤表示:“高海拔攀登中,裝備的可靠性直接關乎生死。而‘重塑’也體現在細節里——比如適應極端環境的裝備迭代,或是戰術的靈活調整。人與裝備、與山峰的互動,本身就是一場動態的重塑。”在最后的沖頂時段,范江濤在風雪中等了一個多小時。“冒著大雪,走一步都很艱難,特別的辛苦。最后從雪坡走上峰頂的時候,忍不住熱淚盈眶。我說不清楚登頂以后是什么感覺,但珠峰這個夢想我追逐了17年,終于可以開始下一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