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車,一直是我認為摩托車中最難做的一種車型,因為它很多時候,既要當一個廠家造車實力的圖騰,又得是一個成功的商品。如果只追求純粹的性能,那就容易曲高和寡,變成一個嘴上沒輸過,大街上沒見過的傳說。但如果過分追求好上手,又會顯得沒有靈魂,B格上也會低人一等。而為了兼顧這兩方面,目前很多廠家普遍便采用的方法就是-做成績。用賽道的圈速來證明自己的上限,同時在市售版上更改一些設定,像是座高,減震和輪胎等配置,來應對日常需求:我可以跑得很快,但為了你們,我妥協一些,這也是目前很多汽車企業的做法。但我們今天要搞的這臺跑車呢,它就要與眾不同一點,雖然說圈速也跑了,記錄也刷了,但它強調了,我們這是原廠車!這,就是今天這臺號稱三萬元級最快的原廠跑車-張雪500RR;這臺車到我們手上已經帶騎不騎三個月了,對于它的快,我們深信不疑,主要是也沒有這個質疑的條件;所以今天這期視頻,我們就換一個視角,看看在刷街,跑山這些日常騎行場景下它的表現是什么樣?像我們這樣普通摩托車愛好者,還能和它一起,愉快地玩耍嗎?
總結來說,張雪 500RR 這臺車給我的感覺是一個內在和外在很割裂的產品。它在外型上是一個市場討好型跑車,像是單搖臂、定風翼還有大輪胎,甚至在跑車最靈魂的坐姿設定上,都可以妥協一些。但是內在又是一個純粹的跑車設定,尤其是在發動機的部分,野心是很大的。不過好在這個 “既要又要”,暫時還沒有出現什么翻車的地方。
那么問題來了,這臺車和凱越(參數丨圖片) 450RR 該怎么選呢?其實你去大馬路上看一看,就知道答案了,我們這邊已經是滿大街的張雪 500 了,我有個健身的朋友也是第一時間把 450 換成了 500RR。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我認為有三方面:一個就是張雪 500RR 會更愿意滿足消費者的訴求,想要大跑車,那我就給你造一臺 “450PLUS” 出來;其次就是名聲上,這兩臺的署名作者都是同一個人,所以有張雪,哪里就是四缸正宗,而且張雪 500 還有成績傍身,凱越 450 沒有;最后就是張雪老板的個人魅力了 —— 極致熱愛,對于這么一個喜歡摩托車,也真正去騎摩托車的老板,很多摩友是希望他成功的。
但是這不代表凱越 450 就是一無是處,它有一個比較大的優勢就是經過一年多的迭代后,表現會更加均衡。如果你對于品質比較挑剔,目前的版本是找不出特別膈應的地方了。尤其是在發動機的感受上,我今年年初試駕的 450R,那個發動機已經接近絲般順滑了,而 RR 的表現,我不太清楚,應該也不會差。所以在日常騎行體驗,還有泛用性上,它會比張雪的要好。
當然現在網上有一種說法,就是如果你對于一個高轉車的低轉有這么多要求,說明你不適合這個車。但我覺得非也,像是川崎的 4R 這么極限的一個跑車(18,000 轉),低轉依然是平順可控的。450RR 的油門也是一版比一版平順,振動一版比一版小。這不是因為消費者都是新手或者技術太菜,而是因為在大部分買這類車的車主的大部分使用場景下,他沒有辦法,也沒有條件去用到那么高的轉速 —— 你不可能天天跑山吧?尤其像我們杭州這邊交通狀況,哪怕 “小拉鏈” 來了,也只能老老實實的五六千轉跑。
所以這點雖然不是這臺車設計的重點,但卻是任何一臺市售車輛必須要優化好的地方,即便是 KTM,當然它現在沒到糟糕的地步。當各個廠家看到這臺車成功以后,必定會紛紛效仿,而這些小小細節,將會是它日后脫穎而出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