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河報
今夏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不僅讓一處清代墓葬群重見天日,更意外揭開了兩處古代遺址的神秘面紗。
7月2日,平頂山市文廣旅局文物保護中心組織專業人員進行了全面調查:原有墓葬已于水庫修建初遷移,僅剩墓碑躺在地面。市文廣旅局文物保護中心已組織人員開始對現有墓碑進行轉移保護。
7月2日,記者隨文物保護人員深入白龜湖西北角裸露區。在距離岸邊約1公里的沼澤地帶,8塊清代墓碑靜靜躺著。其中4塊乾隆時期、兩塊宣統時期的墓碑字跡清晰可辨,另有墓碑因正面朝下無法識別。
在墓葬群不遠處還發現一塊保存完好的嘉慶年間墓碑,碑首“襄垣張公墓表”6字遒勁有力,碑文詳細記載了墓主生平事跡。
“這次勘查收獲遠超預期。”市文廣旅局文物保護中心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隊負責人劉新德介紹,他們在墓葬群周邊開展了文物調查,新發現兩處重要遺址:一處位于西太平村舊址,該遺址地表發現有新石器時代及周漢唐宋金元明清時期的陶片、瓷片等遺物;另外一處位于東太平村舊址附近,地表發現有漢唐宋金元明清時期的陶片、瓷片等遺物,兩處遺址延續時間之長,相當罕見。
由于現場地處沼澤,石碑搬運工作異常艱難。8名工人通過人力推拉將石碑逐一轉運。“這些民間墓碑是研究清代社會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市文廣旅局文物保護中心主任李曉東表示,所有石碑將在平頂山博物館文物庫房保存并進行研究。
來 源:平頂山晚報、平頂山微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