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考剛放榜,家長還沒能樂呵兩天呢,就被學費打得笑不出來了。
學生寒窗苦讀十二年,到了進入大學校門的時候,卻發現大學學費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成為了某些家庭攀不起的高枝。
特別是那些民辦高校,幾乎上是把家長和學生當成了免費提款機。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海報新聞】【魯中晨報】(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學費大漲,逃無可逃
實話實說,現在高校學費大漲已經不算什么新鮮事了,但能一直漲價卻是大部分人都想不到的。
早在兩年前,全國的多所高校就已經開始了一波學費漲價熱潮,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上海地區的幾所高校。
華東理工大學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某些專業的學費漲幅已經達到了54%,金額直接高達每年7700元。
吉林、山東、四川等地區的學費漲幅沒那么離譜,一般維持在20%-40%之間。
但好在23年以前入學的學生不受學費漲價熱潮的影響,還是按照以前的金額收費,要不大學上了一半,學費突然暴漲,這要到哪里說理去。
普通專業漲價,藝術類更是不甘示弱。
要知道藝術類專業的學費本就價格高昂,有些更是從小就學習的基本功,一些家長和學生想著到了大學都能輕松點,卻沒想到學費也是越漲越高。
在國內幾所知名的藝術類高校中,藝術專業的學費普遍要比普通專業高上3000-4000元,某些掛名的獨立學院或中外合辦專業的學費則更是高得有些離譜。
如浙江傳媒學院的藝術類中的常規專業一般在10000元上下浮動,可其中較為高端的電影與表演的學費則高達58000元。
如果你以為這就很高了,那后面的高手更是讓你合不上下巴。
中國傳媒大學中外合作的海南校區的設計學的學費更是高達每年10萬元,普通家庭的孩子就算考上了也要擔心自己能不能負擔得起這么貴的學費。
但也有些高校選擇逆版本而行,比如深圳大學的學費,不增反降,降低幅度在3%左右。
不過這也情有可原,深圳大學每年除了財政撥款還有當地不少企業的捐款,學校自己有錢了,從學生身上拿的錢就少了。
近年來不少公辦高校學費提高也是因為學校沒錢了,公辦學校的錢一般來自財政撥款,學生學費的占比沒那么大。
但2023年的時候,財政部給高校的撥款砍了一大截,只看2023年一年的高校財政撥款,就比22年少了39.6億元。
但高校的辦學成本不會隨著政府撥款的減少而降低,特別是某些高校的教學樓之類的基本設施還需要維護和建設,學校手中沒錢,那只能從學生身上找補,學生的學費也就水漲船高。
但其實仔細去看招生簡章的話,會發現公辦學校的學費漲價還不算特別難以接受。
除了價格本就高昂的藝術類和中外合辦專業,普通專業的收費還算在一般家庭的承受范圍內,就算家庭實在困難,助學貸款也是可以覆蓋學費的。
真正的學費刺客還要看民辦院校。
民辦的刀,不止割在學費上
誰能想到,在上海這個全國人均月收入接近兩萬六的地方,這個工資甚至無法供養一個學生讀完大學。
浙江省今年正式開始招生的一所民辦高校,它的學費竟然高達96000元,如果算上生活費什么的,一個拿著月均工資的上海普通人,很難覆蓋一個學生在校內的所有開支。
真的在這所高校內讀上四年,單單學費就能在成都這種新一線城市買下一套三四十平方的小公寓了。
但這所浙江高校并不是個例,上海還有幾所民辦高校的收費更是讓人直呼恐怖,如上海興某學院,一年的學費竟然高達15萬,某些家庭一年的年收入甚至都沒有15萬。
但很明顯,這種學校也不是給普通家庭的學生準備的,這所高校實行博雅教育,小班教學,學生在每個學年甚至有四個半月的游輪學習和各大洲的游學。
并且學生的住宿條件也不是普通高校的四人間、六人間,而是采用三星級酒店標準的雙人間,不過這么豪華的住宿也是有代價的,住宿費每生每年10000元。
民辦高校沒有財政撥款,資金來源全靠股東和各種基金會支持,但這些人又不是慈善家,他們的投資是要見到回頭錢的,他們需要錢生錢。
所以民辦高校的學費一直比公辦要高出不少,再加上近幾年的辦學成本有所增加,那這民辦高校的學費就像坐火箭一樣飆升。
但除此之外,民辦高校的其他收費也不便宜。
就在今年,號稱廣東省第一民辦高校的學校,它的住宿費迎來了一波大調整,從原來的固定1900每年,變成分檔收費,可普通宿舍也比原來貴了三百多。
高標準的宿舍收費更是直接翻倍,達到了3600元,已經和某些普通公辦高校的學費一個價了。
再加上這種民辦高校是以盈利為目的,所以校內食堂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跟校外的商場價格都差不了太多。
甚至有些學校還在掛科補考和學分上給你埋坑,比如被許多河南人叫做“貴族學校”的鄭州西某某學院。
掛科重修的收費比公辦學校高出一大截,還會要求學生必須在寒暑假期間提前修完一部分學分,但在這期間,學生想住宿舍里是需要額外掏錢的,性價比不如出去住賓館。
可投入這么高,學生畢業之后能看見回報嗎?
多年工作卻賺不回大學學費
在學歷不斷貶值的今天,本科生進入職場后,月薪三千已經不是玩笑話了。
但這還是公辦本科生的處境,一些企業看見簡歷是民辦本科,甚至都不給你面試的機會,這些學生只好去一些小公司。
但小公司的工資又不高,不少這種民辦本科畢業或者中外合辦專業畢業的學生,辛辛苦苦工作幾年,發現自己的工資還不夠交這幾年的學費。
那有些學生和家長就覺得現在工資低是因為學歷不夠好看,那就再考一個研究生出來吧,拿著碩士的學位證肯定要比本科生的競爭力強一些。
但真的考上了研究生之后,學費又是一筆巨大的開支,早在前幾年復旦大學就被曝出過年收費四五十萬的高學費,普通家庭根本無法承擔。
雖然其他專業的學費沒有那么高,但也比本科學費高出幾千元,特別是專業型的碩士研究生,學費基本都是一萬起步。
但好在研究生時期的各種補助會比較多,基本能夠覆蓋學費。
咬咬牙讀完了碩士研究生,卻發現文科畢業依舊不好找工作,繼續辛勤當了幾年牛馬,還是難以掙回當時讀民辦高校時的學費。
一些學生開始悔不當初,要是當時好好學習就好了,考一個公辦學校,負擔就能少不少,學生后悔,可民辦學校背后的資本們卻笑得十分得意。
民辦高校對學生和家長來說更是一筆入不敷出的買賣,但背后的教育集團卻能大賺一筆。
結語
雖然隨著現如今各種物價的上漲,高校學費的上漲也算是必然趨勢,但大部分民辦高校的收費是不是過高了呢?
特別是在如今的大環境下,教育集團卻能逆風翻盤,順利上市,這是不是對家長和學生的一種割韭菜行為呢?
本文信息來源:【海報新聞】【魯中晨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