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開分7.7,這部反腐大劇堪稱年度劇王,成為了點燃暑期檔的真正黑馬。
而這部劇的劇情真的越看越上頭,最新劇情中,洪亮發現了喬振興死亡背后的另一層真相,他寫了檢討信想要跟張放等人坦白,但沒想到鄭雅萍此時掌握了東平保護傘的證據。
眼看著專案組成立在即,而洪亮一邊想要戴罪立功,一邊卻又遭受著良心的譴責,于是將一切跟鄭雅萍坦白。
“洪亮你知道我的,我鄭雅萍眼里只有是非對錯,沒有中間地帶,你這是在害我。”
其實洪亮與鄭雅萍一起回到東平揭露黑暗是必然,但是看到預告中兩個人因為十三年前的舊案而展開激烈的對峙,看著鄭雅萍陷入了是非黑白的抉擇當中,劇集的張力更濃了。
與此同時,像《以法之名》這樣一部細思極恐的反腐劇,能夠“封神”,自然離不開一些細節和彩蛋來增加看點,以下這5個地方,不知道等于白看。
01喬振興之死
這部劇剛開頭導演就利用欺騙的拍攝手法,讓觀眾誤以為喬振興是被威脅著自己自殺身亡。
但從洪亮等人的對話中可以知道,喬振興從不喝酒,可喬振興卻是喝了一瓶酒后跳河身亡,而這條河的名字也相當反諷——永清河。
一名檢察官身上背負著貪污受賄、黑勢力保護傘的惡名,卻死在名叫“永清”的河中,其實在這里,導演就已經暗示了喬振興的死亡背后另有隱情。
而在片頭,一輪圓月照亮案發現場,但周圍卻昏暗一片,緊接著,喬振興的尸體緩緩下墜,最后萬家燈火似乎被碾碎進垃圾場成為了碎屑。
可以說,這里的每一幀鏡頭都在昭示著喬振興的死亡背后充滿黑暗,而伴隨著這位正直檢察官下線,“萬家燈火”隱喻的萬家徹底被打上黑社會標簽。
與此同時,在追劇過程中,觀眾最氣憤的就是喬振興的尸體在二次尸檢時被“意外”燒毀,但,喬振興的尸體真的被燒了嗎,會不會早就被提前轉移了?
畢竟洪亮抵達殯儀館后一直到喬振興尸體被火化,他身邊的小跟班一直都沒有出面,就算堵車,遺體火化那么長時間的間隔也不至于全程隱身。
與此同時,省院派來運送尸體的車也不見蹤跡,而鏡頭給到洪亮,他掀開棺材看了一眼后慢慢抬頭,眼神里沒有震驚,表情甚至稱得上淡定。
合理懷疑他前面給李人駿打電話也是一個局,就是為了讓真正的黑勢力和保護傘露出狐貍尾巴。
02片頭隱藏的8把保護傘
劇集片頭,八柄利劍幻化成八根火柴,隨后洪亮的身影浮現,一簇火苗點燃了所有火柴。
這個鏡頭其實也在暗示觀眾,劇中一共有八個保護傘,而洪亮就是將所有保護傘拉下馬的關鍵。
而截至目前劇情中,明面上的“狼”陸續出現。
在李人駿的生日宴上,以他為核心逐一來看,蘭書記就是整個宴會最大的靠山,而她身邊坐著萬海案法庭宣判的庭長溫琴,緊接著是開發區分局的副局長孫飛和公安局局長許言午。
其實按照職位來看,許言午該坐在蘭書記旁邊,但他卻被排除在外,這也暗示了許言午的左右搖擺,并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保護傘。
而許言午身邊則是早就被觀眾打上反派標簽的第一檢察部主任謝鴻飛,可以說,這一個飯桌上,除了李人駿夫妻倆和許言午之外,其他人都算不上干凈。
除此之外,孫飛的手底下還有一個“小嘍啰”姜紅軍,已經被鄭雅萍掌握了罪證,而洪亮的老丈人江旭東也可能早就因為江遠當年的車禍肇事而與禹天成勾搭上了。
但,謝鴻飛、姜紅軍、孫飛、溫琴、蘭書記還有江旭東等人加在一起,也不過才6個人,所以后續的劇情中只怕還會有更狠更高層的保護傘即將來襲,狠狠期待住了。
03鄭雅萍背后的卷宗
片頭還有一個細節就是鄭雅萍背后的檔案柜,這也代表著以她為首的調查小組,即將展開對這些案件的深入調查。
鏡頭拉近,從時間線上來看分別是:
從萬川礦業一·三·一槍擊案、萬家燈火故意傷害案、萬川礦業安全生產責任事故案、萬海黑社會性質組織案、喬振興死亡案還有張文菁涉黑案。
而在這其中,空出來的地方似乎對應著一旁躺放的214搶劫案,這個案件目前還沒有眉目,顯然是后續劇情的一大看點,而這樁案件恐怕也會牽扯出沒有出現的兩位保護傘。
04萬海與禹天成的關系
萬川礦業發生礦難,由此牽扯出了十三年前的萬川礦業一·三·一槍擊案。
而從馬所長和萬海的對話,以及萬海的回憶鏡頭中能夠看出,槍擊案的背后,其實就是一場針對萬海的謀殺。
與此同時,在熊磊和陳勝龍的對話中也能夠看出,熊磊青少年時期就跟著禹天成混了,而禹天成也說是因為萬海才讓自己被迫離開東平。
所以禹天成可能就是當年與萬海合作的合伙商,兩人之后因為利益反目,禹天成的離開也是萬海知道槍擊案真相,以此脅迫對方。
可以說,這兩個人之間的利益糾葛,還大有看頭。
05洪亮與老丈人家的關系
在觀眾的視角中,洪亮就像是入贅到了江家一般。
住在岳父家里,喊岳父旭東同志,甚至每次說話都小心翼翼的像是打報告,就連試衣服都得請示老丈人,對方點頭才敢進屋去換,地位可見尷尬。
而在孩子的生日宴會上,老丈人江旭東一家三口在餐桌前吃飯聊天,洪亮卻跟保姆阿姨一起布置現場,擺弄氣球,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另一個家政呢。
另外,吹蠟燭環節,洪亮接到領導電話走到了窗邊,卻沒有一個人想著等他一起。
此時洪亮站在陰影處聽著自己離職報告簽好了心思復雜,而背后的客廳則光明熱鬧,這個帶著反諷意味的鏡頭,也暗示了洪亮后續可能會與妻子一家決裂,走上不同的道路。
結語
《以法之名》不愧是被央媽選中的反腐劇,不論是鏡頭尺度還是劇情深度,都值得觀眾逐幀細品,就連片頭都藏著極深的線索和細節,堪稱最強彩蛋。
而在我看來,這部劇看似在講述執法者、黑社會與保護傘之間的關系,用洪亮的視角展開一場關于正義與真相的審判,但就像劇中張文菁復述的那句話:
正義沒有資格遲到,遲到的正義不叫正義,那頂多算是真相。
所以這部劇與其說是掃黑反腐,不如說是在批判政法部門里的“中庸之惡”。
從許言午到李人駿,要說他們有多壞其實也不至于,但正因為他們的“官迷”和不作為,所以成為了惡的旁觀者。
而像張放等高位的檢察官在面對喬振興家屬時,也只有一句無用的“再等等”,直到鄭雅萍拿出“鐵證”,才真正開始成立調查小組。
許多觀眾都覺得這部劇的節奏太慢,看得人太憋屈,但我想這也正是整部劇的用意,因為“憋屈”才是現實的常態。
那么,你還發現《以法之名》中有哪些細節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