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俄烏沖突在東歐平原,但是你能想象烏克蘭的軍用無人機突然出現在西伯利亞地區的上空嗎?要知道,從烏克蘭到遠東地區的距離可是在4000km以上的。
然而就在本月1號,烏克蘭的無人機確實突襲了俄羅斯境內的多個軍用機場。有消息說,就連圖95這種戰略轟炸機也遭到了無人機的襲擊。
烏克蘭人在慶祝勝利,俄羅斯人自然就笑不出來了。俄軍方的一些人士除了指責烏克蘭的行動是恐怖襲擊外,同時也在批評國內的防御能力幾乎是0。
外界都想知道,烏克蘭人究竟是怎么做到深入他國腹地突然發動襲擊的?除此之外,無人機的突襲行動是不是也意味著未來的戰爭格局將會發生徹底扭轉?最后還有一點,烏克蘭人采取的軍事行動會對目前的俄烏沖突產生質的改變嗎?
攻擊距離最遠超4000km
根據新華社2號的消息,烏克蘭安全部門發文稱,在1號的特種作戰行動中,烏克蘭摧毀了俄羅斯至少13 架戰機。澤連斯基當天在網上也表示,行動一共出動了117架無人機,俄羅斯34%的戰略轟炸機被擊中。
烏克蘭的媒體則報道說,至少41架俄羅斯戰機遭到烏軍無人機的襲擊,其中包括了圖95和圖22戰略轟炸機。
俄羅斯國防部也確認多個軍用機場遭到襲擊。具體來看,這些軍用機場位于伊爾庫茨克州、摩爾曼斯克州、梁贊州、阿穆爾州、伊萬諾沃州。
從公布的消息可以看出來,這些軍用機場位于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西北地區以及中部地區。距離最遠的是位于西伯利亞的軍用機場,也就是伊爾庫茨克州。該州州長也表示,1號當天確實有軍事單位遭到襲擊,這也是西伯利亞地區第一次遭到無人機襲擊。這一地區距離烏克蘭在4000km以上。
根據外媒的報道,烏克蘭人表示,此次襲擊給俄羅斯至少造成了70億美元的損失,而俄方估計的損失也至少達到了20億美元。
甚至有報道說,像圖95這種具有核打擊能力的遠程轟炸機,俄羅斯原本已經不再生產,此次卻遭到了打擊,未來會對俄羅斯的戰略作戰能力構成嚴重影響。
由于更多的細節還沒有公布出來,外界現在好奇的是,烏克蘭究竟是如何做到遠距離奔襲的?俄羅斯方面難道就沒有半點察覺嗎?
貨車和小木屋給無人機打掩護?
根據澤連斯基此前的說法,這次作戰行動烏克蘭籌備了1年多的時間,但外界已經發現烏軍使用的無人機并不具備遠程飛行能力,所以可以肯定的是,這些無人機是提前通過陸地運輸抵達指定地區,然后再進行攻擊的。
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烏克蘭安全部門先是把無人機偷運進俄羅斯,然后再把一種可移動的小木屋也偷運進俄羅斯。所有無人機就藏在木屋的屋頂,所有的小木屋則被安裝在貨車上。
由于沒有更多的消息透露,外界只能猜測,無人機和小木屋應該是烏克蘭利用走私的方式偷運到俄羅斯境內的,然后再利用貨車將小木屋運輸到指定地區。
要進行這一系列復雜的操作運輸,俄羅斯國內肯定也有烏克蘭的內應。所以也有觀點認為,現在的俄羅斯四處漏風已經被滲透的不成樣子了,否則烏克蘭的無人機設備也不可能進行幾千公里的運輸而不被察覺。
澤連斯基還在網上炫耀說,特種作戰的行動指揮所,就隱藏在俄羅斯某個地區的聯邦安全局旁邊。他還表示,參與作戰行動的人員在行動之前已經從俄羅斯撤離。俄羅斯方面則給出了不一樣的說法。伊爾庫茨克州方面表示,參與襲擊的幾名人員在事后已經被拘留,俄羅斯方面還公布了一名嫌疑人的照片。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俄羅斯和烏克蘭方面的說法有一些出入,但可以肯定的是,襲擊已經發生,從而表明烏克蘭人策劃的這場行動相當成功。也難怪俄羅斯國內的很多軍方人士都在批評國家的防御能力是0,居然沒有任何反應。
從戰爭的角度來看,此次無人機襲擊確實給國際社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同時也表明俄羅斯人的戰爭理念確確實實的落伍了。
迷信領土龐大而造成的負面危害
俄烏沖突剛開始,無人機在戰場上的作用就體現了出來,成本低廉,投入作戰可以做到出其不意。如果再有強大的網絡信息系統做支撐,無人機在戰場上基本可以進行任何一種形式的作戰。俄羅斯人雖然也在大規模使用無人機,但很顯然并沒有意識到無人機在作戰中可以產生的巨大顛覆性。
俄羅斯一直在迷信領土龐大,相信龐大領土產生的戰略縱深能夠給自己提供足夠的安全感。此前,烏克蘭軍隊把戰線反推到俄羅斯境內,實際上就已經給俄羅斯人敲響警鐘了。
此次烏克蘭人長途奔襲,更是把俄羅斯人僅有的底褲都給扯下來了,充分表明在防御層面,俄羅斯幾乎沒有任何準備。他們之所以安全感爆棚,就是因為覺得領土面積龐大,敵人的任何行動不會深入到俄羅斯腹地。
這恰恰沒有意識到,現代戰爭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首先,網絡信息化系統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只要依托信息化平臺,整個戰場形勢幾乎可以做到一覽無余,哪怕是遠離戰線幾千公里的腹地,敵人通過偵察衛星也能把各種情況都了解到。
可以肯定的是,在發動襲擊之前,烏克蘭人絕對掌握了俄羅斯境內各個軍用機場的詳細情況,戰機停放在哪些軍事基地,具體的部署位置,他們已經提前掌握。
其次,無人機雖然體型小,但是產生的破壞力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無人機很容易隱藏起來,不會被敵方提前發現,哪怕被提前發現,損失成本也不大。可是無人機一旦發動襲擊,對敵方造成的損失就很大。成本不對稱的情況下,用無人機作戰就能收到奇效。
針對無人機的這種特征,在戰爭狀態下,各方都應該加強有針對性的防御才行。但是再看看俄羅斯,他們很顯然并沒有對無人機進行防御。或許俄羅斯人認為,把自己的軍用飛機停靠在大后方的基地,烏克蘭人就打不著了,自己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這種想法還是在迷信領土縱深,還是一種十分陳腐的作戰理念。但是無人機的作戰效果已經清晰的告訴世人,只要運用得當,不管目標在哪里,無人機都能夠悄無聲息的進行攻擊。
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各國對無人機作戰的研究將會進一步加強,未來的戰爭態勢下將不會再有絕對安全的戰略縱深。甚至于,只要準備得當,無人機都能夠對敵方高層目標進行精確斬首。這同樣意味著,未來信息化作戰態勢將會得到更長足的發展,畢竟無人機的任何行動都要靠信息化作戰平臺系統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既然烏克蘭此次取得了如此大的戰果,是不是可以宣布勝利了呢?戰術行動確實可以宣布勝利了,但是在戰略層面,一切都還是未知數,甚至于并不能改變烏克蘭目前面臨的被動局面。
俄羅斯最大的特點是“血厚耐熬”
此前,烏克蘭人將戰線反推到俄羅斯境內,從整體上來看,并沒有對俄羅斯造成多大的威脅和傷害,類似的情況在歷史上也無數次的上演過。
比如在二戰時期,德國軍隊大多數時候打的都很不錯,可最終的結局還是蘇聯熬過了德國,并且實施了反推。還是因為俄羅斯體量龐大,血厚耐熬。
有人可能會反駁,如果這么看問題,不是就跟上面提到的俄羅斯人迷信戰略縱深產生矛盾了嗎?其實這兩者之間并沒有矛盾。
俄羅斯人迷信戰略縱深,并且導致一系列負面效果,這是從戰爭乃至單次的戰術行動上來看的。不管是現在還是過去,俄羅斯人在這方面確實做的不夠好,就像他們的個性那樣,在很多戰術行動上表現的相當粗糙。對于戰爭走向,確實會對俄羅斯人產生不利影響。
但是從戰略層面來看,由于俄羅斯體量龐大,哪怕遭遇多次的戰場失利,也不太容易被揍死。龐大的體量意味著俄羅斯的戰爭耐力很強,不必采用速戰速決的模式,時間拖得越久,反倒越對自己有利。
強如當年的德國也沒辦法和蘇聯長時間對耗。德國軍隊想速戰速決,但最終還是陷進了戰場泥淖,被蘇聯活活耗死。現在的烏克蘭即便有西方國家支持,體量也完全沒辦法跟當年的德國相比。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在戰場上只能寄希望于一次又一次的奇襲。
通過不斷消耗對手,烏克蘭在戰場上可以把握一定程度的主動權,但是在戰略層面,烏克蘭難以撼動俄羅斯的地位。換句話說,此次無人機襲擊即便再成功,也只能給烏克蘭爭取有限的主動,難以帶來戰略層面的實質性轉變。
也正因為如此,多年來,俄羅斯人對于戰爭理念一直是不思進取的懶惰狀態。此次俄羅斯的損失可能真不小,但他們或許會說:沒事兒,我還死不了。
結語
不管俄羅斯人是否更新作戰理念,對整個世界而言,戰爭還是會與時俱進的。尤其是此次烏克蘭人發動的無人機襲擊,無論從攻擊的角度去看,還是從防御的角度去看,都有太多需要借鑒和思考的地方。
未來的戰場肯定不再是單純的喊打喊殺,戰略縱深的作用也越來越小。在這種局面下,更應該認識到無人機的作用,同時也應該認識到一個國家的防御能力隨著戰爭理念的更新也得升級。
否則就會像俄羅斯這樣,即便沒有被揍死,也是被確確實實的揍到丟人現眼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