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轉載自:濱海新區人民政府網站
近日,濱海新區發布《關于征求濱海新區打通“斷頭路”專項規劃(公示稿)意見建議的公告》,濱海新區將打通一批“斷頭路”。
部分內容如下
規劃目標
到2027年,協調一批已建成通車的道路手續,打通一批亟待貫通的道路節點,實施一批必要打通的局部路段,助力濱海新區初步形 成“安全便捷、出行暢達、功能合理、品質優良”的路網體系。
到2035年,將規劃范圍內的“斷頭路”基本建設完成,助力濱海新區城市道路基礎設施實現本質提升,交通出行服務水平得到顯著增 強,有力支撐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城建設。
“斷頭路”現狀情況
根據梳理結果,濱海新區“斷頭路”總長度約占全區現狀道路總長的4%。約 90%的“斷頭路”長度小于1公里,約20%的“斷頭路”長度 小于100 米。在長度小于100米的“斷頭路”中,部分“斷頭路”僅因交 叉口節點未實施,導致一直未能貫通。 在“斷頭路”等級方面,以次支路等級的“斷頭路”為主,共占比約70%。次支路等級的“斷頭路”占比較高,導致車輛繞行距離增加,區 域可達性降低,影響城市交通系統微循環。
打通“斷頭路”規劃方案
多維度、系統化謀劃 “斷頭路”整體規劃方案,堅持由追求速度 規模向更加注重質量效益轉變、由單一交通系統向更加注重交通系統 融合發展轉變,不僅聚焦干支道路的“斷頭路”打通,同時延伸至交通 系統融合發展、區域整體交通環境提升等方面,形成“5 個一公里”規 劃方案:一是打通干線最后“一公里”,提升交通運行效率;二是打通 次支路最后“一公里”,改善交通微循環;三是打通配套最后“一公里”, 提高土地開發價值;四是打通綠色出行最后“一公里”,引導交通低碳 發展;五是打通出行品質最后“一公里”,強調出行環境提升。
一、打通干線最后“一公里”,提升交通運行效率
結合區域發展,規劃打通跨區域、跨河道、跨公路、跨鐵路等干 線道路,完善城市交通“大動脈”,提升路網高峰運行速度,消除城市 區域割裂,助力港城融合發展。
打通西中環快速路、玉砂道等干線道路的重要路段,完善城市干 線路網結構,提升城市運行效率;
打通新港八號路-亞洲路交叉口、迎賓大道-津沽一線交叉口等干線道路的關鍵路口,實現已建成路網的 高效轉換;
打通車站北路橋、安陽橋、于新橋等主要過河通道,縮小海河沿線過河間距,增強海河兩岸交通聯系;
打通部分跨鐵路通道,加強核心區鐵路兩側交通聯系,消除城市割裂;
完善創業路等港區主要對外通道,促進港城客貨交通的有序運行。
二、打通次支路最后“一公里”,改善交通微循環
結合重點片區、重點項目、老舊小區等人流密集地區,規劃打通次支路等級的“斷頭路”,激活路網“毛細血管”,促進交通微循環。
打通太湖路和泰達大街交叉口等重點片區內部次支道路,減少居 民出行繞行,提升路網運行效率;
打通盛達街與北海路環路等醫院、學校、大型公建、商場周邊的“斷頭路”,緩解重點項目周邊交通壓力,改善交通出行環境;
打通部分現有老舊小區周邊“斷頭路”,滿足地塊進出通行需求,完善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
三、打通配套最后“一公里”,提高土地開發價值
結合濱海新區已出讓土地情況、擬出讓儲備用地情況以及存量土地開發計劃,規劃打通用地周邊配套道路,提高土地開發價值。
打通花園西路、天河街等已出讓地塊周邊配套道路,滿足交房要求和居民對外出行需求;
結合用地開發,有序安排胡家園萬科南側儲 備用地周邊配套道路分階段實施,逐步完善區域出行,提升區域土地價值;
提前謀劃存量土地周邊配套道路,安排港東新城等存量土地周邊規劃道路和節點遠期打通實施,支撐片區未來開發建設。
四、打通綠色出行最后“一公里”,引導交通低碳發展
結合軌道站點、鐵路場站和醫院、學校、商業等出行特征點位, 規劃打通周邊綠色出行通道,以道路為載體,提高慢行、軌道、公交 出行比例,推動各種交通方式融合發展。
打通漓江路、閩江北路等地鐵周邊接駁通道,打造舒適的慢行環境,提高軌道換乘出行比例;
打通六緯路、紡六路、光華道等鐵路場站周邊接駁通道,促進交通系統融合發展;
打通醫院、學校、商業、文保等特征點位周邊重要慢行通道和節點,提升就醫、通學、休閑等居民日常出行便利性,滿足多元化的慢行需求。
五、打通出行品質最后“一公里”,強調出行環境提升
規劃道路和節點打通過程中,在滿足道路通行功能的基礎上通過 交叉口精細化設計,保障慢行路權、突出街道特色,推動道路品質實 現高質量發展要求。
對盛達街—第三大街等交叉口進行詳細渠化,挖掘路口空間資源,改善路口交通秩序;
在道路斷面規劃布置時,貫徹“以人為本”理念,注重道路空間資源的合理分配,通過明確路權,讓慢行、公共交通、 小汽車各行其道;
聚焦品質街道建設,特別關注“一老一小”使用需 求,通過安裝行人安全島、減少道路轉彎半徑等措施,實現道路系統 “從有向優”的品質化提升,同時將交通、休閑、文化等功能有機結 合,促進街道與城市公共空間融合,激發城市公共空間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