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親:
近期,沙河鎮官方發布提示
同時也是正式官宣了
沙河地鐵站
全市首例非機動車立體停車樓項目
定于7月7日正式開工
更多詳情請點擊視頻查看↓
“停車上樓”提升接駁
項目采用三層結構設計,遵循人車分流、機(機動車)非(非機動車)分流、上下行單行的設計理念,三個樓層均可停放非機動車,部分機動車可在首層專屬區域停放。
“空中連廊”實現無縫銜接
項目打造立體停車樓與地鐵站無縫銜接系統,通過分層連廊實現全樓層直達站內,構建“停車即進站”的零距離換乘體系,大幅提升通勤效率與出行體驗。
“智慧賦能”創新管理手段
項目研發全市首例非機動車全流程管理APP,覆蓋車輛ID、停放行為、用戶信用等多方數據;聯通溫感、AI等各類攝像頭及可視化大屏,突破電動自行車密集通行誤判難題,實現非機動車無感通行、出入記錄、智能停放存取管理、違停實時預警及消防風險監控等一體化智慧管理,構建非機動車停放綜合治理新范式。
“功能復合”實現站城聯動
立體停車樓內部嵌入便民服務綜合體,集成便利店、早餐店、非機動車充電柜等便民業態,并復合配備自行車租賃、維修、騎行驛站等多元功能,打造15分鐘生活圈的核心服務節點,全面提升城市出行品質與生活便利度。
沙河地鐵站對立體停車樓創新改造升級后,將進一步改善地鐵口車輛停放混亂等問題,緩解道路交通壓力,探索“站城融合+科技賦能”的地鐵站活力圈營造模式,打造沙河鎮域交通樞紐、服務高地和文化地標。
在交通方面
過境沙河的北清路
也迎來了好消息
首先10座橋梁確定命名
相關工程也迎來驗收
堪比西直門的立交橋
正式成型——
北清路(友誼路~宏福西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跨海淀區、昌平區,道路呈東西走向,西起京新高速西側友誼路,東至規劃宏福西路,道路全長約8.9千米。道路紅線寬度60米,道路分為主、輔路,主路道路性質為城市快速路、部分為高架形式;輔路為現狀北清路、道路性質為城市主干路。主路與其它城市道路相交形成10座橋梁。
4月底,北京市規自委
發布了關于北清路
(友誼路~宏福西路)
快速化改造工程
道路及橋梁命名預案的公示
主路與其它城市道路
相交形成10座橋梁
依據《地名管理條例》《北京市地名管理辦法》《北京市地名規劃編制標準》,本著“尊重歷史、照顧習慣、體現規劃、好找好記、規范有序”的命名原則,研究提出了道路及橋梁的命名預案,具體如下:
一
道路命名預案
主路命名預案:北清快速路。本路段為現狀北清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因北清路而得名。
輔路命名預案:北清路。延續使用現狀路名。
二
橋梁命名預案
(一)小牛坊西橋。位于海淀區西北旺鎮,現狀小牛坊橋西側約500米處,因小牛坊橋而得名。
(二)小牛坊橋。位于昌平區史各莊街道,主路與京新高速相交形成的橋梁。該橋與現狀小牛坊橋互通連接,故沿用小牛坊橋的名稱。
(三)清科橋。位于昌平區史各莊街道,主路上跨生命科學大道。取兩條道路中的“清”“科”二字組合成橋梁的名稱。
(四)景創橋。位于昌平區史各莊街道,主路上跨景創路。因景創路而得名。
(五)辛莊橋。位于昌平區史各莊街道,主路與京藏高速相交形成的橋梁。該橋與現狀辛莊橋互通連接,故沿用辛莊橋的名稱。
(六)朱辛莊西橋。位于昌平區史各莊街道,主路上跨朱辛莊西路。因朱辛莊西路而得名。
(七)朱辛莊東橋。位于昌平區史各莊街道,主路上跨朱辛莊東路。因朱辛莊東路而得名。
(八)回昌東橋。位于昌平區沙河鎮,主路上跨回昌東路。因回昌東路而得名。
(九)七里渠橋。位于昌平區沙河鎮,主路上跨七燕路和七燕干渠。因七里渠片區而得名。
(十)馬連店橋。位于昌平區沙河鎮,主路與文華路相交形成的橋梁。因馬連店片區而得名。
●家住昌平往期精彩:
看看鄰居們都在團什么?
■說明:本文由家住昌平編輯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
■本號法律顧問:北京市恒略律師事務所,咨詢微信:jwbei2
■部分圖文信息整理自:昌平沙河、發展北京、北京日報、市規自委、沙河鄰友圈
封面圖來自網絡僅供示意參考
關注家住昌平!
看昌平大事小情,搜周邊吃喝玩樂!
=======昌平的鄰友圈!=======
商務微信:jiasupao201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