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賴清德的“團結十講”的風波未平,又打出“以武拒統”的旗號。
據悉,7月9日,臺灣省將進行所謂的“漢光演習”,而原本每年壓縮在5天4夜,今年卻硬生生拉長到10天9夜,超過2.2萬余名后備軍人被匆忙拉上演習場,創下所謂規模之“最”。
而且,在賴清德當局“以武拒統”的政治迷思推動下,演習主題直指“城鎮防衛韌性”,儼然擺出一副要把臺灣每一寸土地變成戰場、以民眾為盾牌展開生死巷戰的架勢。
可這一切,在真正的現實面前卻如紙糊般脆弱不堪,連臺評論員也承認賴清德在虛張聲勢……
賴清德當局緊抓所謂“城鎮戰”幻象,如同將最后的籌碼押在了一場注定虧損的賭局上。
他們的邏輯是唯有利用臺灣復雜混亂的城鎮環境進行近距離殘酷消耗,才能為可能的“外援”到來拖延時間,但此方案處處是缺陷。
首先,臺軍賴以拖時續命的“龜縮戰法”從源頭便立不住腳。
現代戰爭是立體化、超視距的致命對抗,特別是奪取制空權、制信息權后的戰場,對于地面目標而言已然是單方面的“透明屠宰場”。
而解放軍各型無人機猶如天空布下的天網,配合遠程火力精確打擊,能將精心構建的工事逐個瓦解。所謂“城鎮堡壘”?恐怕只會淪為臺軍士兵被困其中、無可遁逃的鐵棺材。
而后勤之痛將是壓垮臺軍的最后一根稻草。
賴清德口中的城鎮據點看似分布有序,實則需要強大的物資補給線在背后艱難支撐。一旦港口、機場、交通樞紐在戰爭初期即遭毀滅性癱瘓,這些孤立據點又能堅守幾時?
屆時,斷糧、斷藥、無彈藥、兵員無法補充……內部崩潰遠比想象中來得更快。
更令人揪心的是,這種罔顧現實的操作無異于將臺灣青年的生命投入絞肉機,將城市家園強行變為戰場,妄圖依托民居抵抗現代化軍隊的精準打擊,代價只能是平民生命的殘酷犧牲與城市文明的轟然坍塌。
賴清德口中所謂“捍衛家園”的豪言,到頭來卻是親手將家園葬送于火海。
其實,賴清德并非不懂這場豪賭的勝算渺茫,甚至可以說,他對那些空洞的口號與煽情動員其實比任何人都清醒得多。
早在上次演習中,他那份隱秘的心思就悄然浮現,當時,臺軍演練的“去中心化指揮管制”表面看是提高戰場存續能力,實際何嘗不是為高層爭取逃跑時間的精心計謀?
演習場上“沒了賴清德指揮也能打下去”的場景,赤裸裸地為可能的戰時臨陣脫逃埋下了伏筆,足見他高喊口號,心底卻在悄悄布置退路。
而賴清德曾引以為傲的美國政治人脈、對境外“友邦”的精心經營,也絕非是毫無價值的社交資產,而是一條在危急時刻遠走高飛的隱秘通道。
一旦戰局急轉直下,“安全轉移”必然是首選項。至于那套所謂與島內“共存亡”的壯烈說辭?終究可能不過是粉飾自己懦弱背叛的政治化妝品。
所以這場前所未有、耗費巨大的演習盛宴,在真正洞悉者眼中已經異化為某些政客演給國際看客的一場末日排練秀,亦或是給自己一方注入扭曲信心的強心劑。
它的核心目的,早已不再是尋求真實戰場上的破局生機,而更多是一場表演性政治的華麗裝飾,一次以民脂民膏為賭注的最后狂歡。
換句話說,賴清德的“以武謀獨”如同建造在流沙之上的堡壘,看似陣勢浩大,實則基礎空泛,早已在時代的大浪前發出撕裂的聲音。
正如蔡正元所言:一旦開戰,臺灣的海空軍力量可能在第一個24小時內就被徹底瓦解,僅剩的臺軍陸軍將在喪失制空權的窒息狀態下茍延殘喘。
那些耗費巨資操練的所謂戰術、堆砌兵員制造的虛妄士氣,終將在解放軍強大的現代化打擊體系面前被徹底瓦解?!巴蠒r間等外援”是刻在臺獨基因里的幻想癌癥,而這顆毒瘤正將臺灣民眾推向災難的深淵。
一直以來,臺島真正的出路永遠只有一個:國家統一。
因此,賴清德蓄意制造的喧囂和虛張聲勢的演習無法阻擋兩岸走向融合的必然大勢。
我們為臺灣民眾祈福而非為戰爭歡呼,為民族復興奮斗而非為制造分裂張目,希望當那些喊得震天的口號淡去后,每一個臺灣同胞都能安靜地問問自己:是否正在被推入一場注定成為炮灰的騙局?
只有兩岸同胞齊心協力,努力實現和平統一,共享祖國繁榮昌盛的榮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