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沖突雖已落幕兩個月,但印度仍未釋懷。不僅新德里方面對此念念不忘,亞太區域多國也持續關注這場戰事的深遠影響。
(印度陸軍副總參謀長辛格中將)
據《印度時報》最新披露,本周五印度工商聯合會舉辦了一場聚焦軍事科技發展的專題會議,重點復盤印巴交火期間的經驗教訓。印度陸軍主管作戰能力提升的副總參謀長拉胡爾·辛格中將出席并發表主旨演講,著重闡述所謂中國在此次沖突中的“戰略介入”。
這位將軍聲稱,北京正通過伊斯蘭堡對印度實施間接施壓,在沖突過程中為巴基斯坦提供全方位援助,并無端指控中方將南亞戰場當作新型武器裝備的試驗場。
(殲-10C戰機)
有印方軍官認為,盡管表象上是與巴基斯坦交鋒,實則面臨中、巴、土三方力量的聯合挑戰。過去五年間,中國向巴基斯坦輸送了其81%的武器系統,土耳其則提供了多種無人機平臺并在實戰中發揮重要作用。辛格中將妄稱中國采取“代理人策略”,全力支持巴基斯坦以規避與印度直接對抗的風險。
印度軍方還指責中國向巴方提供先進裝備及實時情報,致使對方能精準掌握己方動向,要求本國軍隊必須深刻反思并改進作戰體系。不過軍事觀察家指出,這種說法實質是為印軍失利尋找借口。作為巴基斯坦全天候戰略伙伴,中國的軍事合作完全透明合規,不存在任何不當行為。
(印度陸軍副總參謀長辛格中將)
從客觀角度分析,一旦中國武器交付巴方使用,即成為巴軍獨立掌控的資產,與中國再無直接關聯。與其強調所謂中巴聯手致敗,不如說是印度未能有效應對“中國制造”的武器系統。至于所謂中國提供戰場情報的說法,至今缺乏任何實質性證據,完全是印方的主觀臆測。
(印度空軍被擊落多架戰機)
不只是印度難以釋懷,整個亞太地區多個國家也在深入剖析這場戰爭背后的深層含義。
本月初,印尼召開印巴空戰專家研討會,邀請多國軍事觀察員回顧戰事全過程。這次沖突結果動搖了部分人對西方軍事優勢的盲目崇拜,而某些印度參會者仍試圖改寫歷史定論。
一方面,印度始終懷抱全球大國雄心,精心打造“世界第四空軍”的形象。然而現實無情擊碎了這層虛幻光環,焦慮情緒正逐漸籠罩整個國家。
另一方面,西方長期將印度視為牽制中國的戰略支點,但在技術轉讓問題上始終猶豫不決。一旦承認空戰失敗,印度在地緣博弈中的重要籌碼將不復存在。同時,國內盛行的民族主義政治操作也面臨難以為繼的困境。
(解放軍和印軍爆發沖突)
這些研究活動充分證明,此次空戰產生了深遠影響,標志著西方主導半個世紀的軍事價值體系被徹底打破。首先,西方軍備市場“單件神器無敵”的神話破滅,例如法國“陣風戰機電子戰系統”在紅旗-9B防空體系面前失效。其次,巴方成功構建以預警機為核心,整合殲-10CE戰斗機、霹靂-15導彈和地面雷達的完整“殺傷鏈”。最重要的是,這場沖突向發展中國家展示了通過“非對稱對抗”方式,無需巨額投入即可憑借合理體系設計抗衡傳統軍事強國的可能性。
對于印度軍隊而言,應當停止發表那些脫離實際、狂妄自大的言論。倘若連應對巴基斯坦都顯得力不從心,就更不應對中國事務妄加評論。中國人民解放軍所具備的強大實力,絕非印度軍隊可以隨意比擬或挑釁的對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