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本文之前,懇請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這樣既便于您參與后續的交流互動,也能提升您的閱讀體驗,衷心感謝您的支持
一場突如其來的榕江洪災,讓人們重新認識了劉強東的真實一面,同時也讓“京東紅”成為災難中的一道溫暖風景。
與洪水賽跑
不久前貴州榕江遭遇嚴重洪澇災害,當地居民陷入停水停電的困境。關鍵時刻,距離災區較近的京東倉庫連夜接到通知。京東物流迅速組織車隊,裝載著飲用水、食品、急救用品等緊急物資直奔災區。
經過五小時冒雨前行,首批救援物資于當晚十點順利抵達現場,比官方應急響應還提前兩小時到達。更令人感動的是,京東員工自發加入街道清理工作。
事實上,這并非劉強東和京東首次參與搶險救災。
親赴四川
2008年,當時的劉強東正處在京東轉型的關鍵期。面對融資困難、老員工離職的多重壓力,在得知汶川地震消息后,他毅然決定將家中全部積蓄捐出,十余萬元現金帶著奔赴災區。
5月12日地震發生后,他與一位姓孔的朋友駕車趕往四川,5月13日便抵達綿陽。據劉強東回憶,出發前曾給全體員工發送過一封類似遺書的郵件。
剛到綿陽,顧不上長途駕駛的疲憊,他立即加入救援行列。主動協助卸貨、搬運各類救災物資,并親自送往受災群眾臨時安置點。
他們在災區連續奮戰14天,直到社會車輛能夠正常進入才悄然離開。
期間劉強東一度失聯,甚至有同事擔心他的安危。也正是這次經歷,奠定了京東延續至今的救災機制。
“破釜沉舟”運送物資
2022年上海疫情肆虐期間,各地支援力量想要進入市區必須先隔離14天,導致物價飛漲、配送費用激增。
就在這個特殊時期,一批批京東人采取“破釜沉舟”的方式向上海輸送物資。他們清空倉庫全力保障供應,身穿紅色制服、佩戴紅色圍巾,僅攜帶少量生活必需品就奔赴前線。
3000多名員工分成14個批次,每天進駐一支隊伍,14天后第一批人員才能輪換撤離。就這樣采用接力戰術持續作戰,確保物資及時送達市民手中。
劉強東的這一決策令很多人震驚。這意味著要承擔成倍增長的人力成本和運輸開支,投入金額相當可觀。
這種單程運輸模式近乎“自毀式”,耗費極其巨大。以南京至上海為例,30噸貨物的運費已從原本的3000元暴漲至6萬元一口價。
作為自營物流企業,這些巨額支出全由劉強東獨自承擔。盡管明知這是虧本買賣,他依然選擇這么做。
兩年前的武漢
2020年的武漢同樣面臨嚴峻考驗,劉強東第一時間調集周邊所有京東物流車輛。眾多身著紅衣的京東勇士們奮勇向前,用最快速度解決民眾燃眉之急。
武漢疫情爆發初期,京東率先承諾保障供應不漲價,并持續運送醫療防護用品和生活物資。1月23日全市封閉管理的消息發布后,次日京東物流就將急需物資送抵抗疫一線。
劉強東兩次不計代價的援助行動,連鐘南山院士都深受感動,特地致信對京東表達誠摯謝意。
結語
從2008年至今,京東在劉強東帶領下逐步成長為行業領軍企業。當年在汶川地震中的善舉,早已融入企業文化基因,持續激勵著每一位京東員工。此后歷次災害中,京東救援車隊總能第一時間出現在災區現場。京東始終用實際行動履行著回饋社會的莊嚴承諾。
這場自然災害意外揭示了企業社會責任的深刻內涵。多年來劉強東的種種舉動,贏得了廣泛贊譽。他曾表示要與團隊一起為國家、社會和時代貢獻京東人的力量。
期待更多企業家發揮表率作用,帶動全民攜手同行,讓愛心溫暖每個角落!
信息源:新浪財經——貴州榕江遭特大洪水災害,京東:首批應急救援物資已第一時間送達21世紀經濟報道——“寫好遺書就出發了”,劉強東回憶汶川地震時帶隊救援14天21世紀經濟報道——京東首批捐贈物資已送達 京東物流運輸的十多批救災物資也陸續送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