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酒企,在調研中探尋中國白酒的未來
文 | 大羊
當下的中國白酒行業,在宏觀經濟周期與行業深度調整期的雙重壓力下正負重前行,尤其是五月出臺的“最嚴禁酒令”,更如一場寒流,讓本已承壓的市場雪上加霜。
越是動蕩時刻,越需洞察先機。
面對嚴峻的市場環境,過去半年以茅臺、五糧液等為首的頭部酒企,先后進行了20余場密集的市場調研。
在這一過程當中,不僅展現出頭部酒企們對宏觀經濟、市場格局以及行業趨勢的深度思考和把握,同時也從側面為白酒行業的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01
如何看待行業之變?
常言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調研,作為調查事實、研究問題的一種手段,其核心價值不僅在于發現事實,更在于解決問題。尤其是對于矛盾重重的白酒行業來說,調研更是企業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抓手。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頭部酒企已先后進行了30余場市場調研,涉及全國絕大部分白酒銷售區域和主要酒類經銷商。
與此同時,隨著調研的持續深入,不同企業對于當前行業的變化也有了新的見解。
例如,在茅臺看來,當前白酒行業正經歷深度調整,處于宏觀經濟周期、白酒行業周期及酒企和產品自身周期“三期疊加”時期,必須以清醒的認知,看待行業發展態勢。
五糧液認為,當前,白酒行業已經真正進入全面深度調整的“深水區”,面臨從宏觀大勢到消費場景,再到產業競爭等多方面因素的壓力疊加,行業發展速度普遍放緩。
洋河表示,從產業看,增長模式轉換,結構調整加劇;從需求看,消費回歸理性,品質仍是核心;從市場看,緊跟時代大勢,出海成為共識。
郎酒指出盡管社會經濟在不斷變化、酒類市場格局在不斷變化,但消費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本質沒有變、喝好酒的需求沒有變。
習酒則指出,當下酒業正處于渠道深刻變革、消費群體迭代升級、營銷方式不斷創新的時代,無論是酒廠和酒商都要認識變化,擁抱變化,酒業的暴利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要用更親民、更有質價比、更優質的服務來鏈接消費群體。
從各企業透露的信息不難看出,在這個新舊動能轉換、消費需求加速變化的關鍵時期,頭部酒企們對行業當前的變化,雖然在具體內容的認知上各有千秋,但在總體趨勢的判斷上卻達成了高度共識,并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信心、決心和恒心。
02
短期穩盤,如何應對行業之困?
值得一提的是,對頭部酒企來說調研不僅是其掌握一線真實動態的重要方式,也是破解當下市場難題的發力點,尤其是對短期穩住量、價大盤來說也至關重要。
在穩價方面,企業大都表示出堅決的信念,也采取了堅定的舉措。
比如五糧液多次強調堅持和鞏固八代五糧液核心大單品地位,堅持“有價才有市,有市才有量”的基本邏輯。在今年春節旺季期間也通過大動作的控貨穩定住了市場價格,讓市場看到了五糧液對于穩價的堅定性。
習酒也稱,要清晰劃定市場管控的“紅線”,動硬碰硬不手軟,堅決維護市場正常秩序。
為了穩價,今年開年以來,包括五糧液、汾酒、洋河、習酒、珍酒、今世緣等多個酒企都陸續主動停貨,以控貨保價。
另一方面,則是對于量的維穩和拓展。當前,傳統渠道、傳統場景遭遇比較大的擠壓,多個企業都開始加大對新渠道、新場景的開拓力度。
在新渠道方面,重點布局線上渠道,特別是今年爆火的即時零售上。
針對電商渠道,茅臺要求電商平臺從流量運營轉向數據和產品運營結合,建立專門營銷團隊強化客戶轉化,同時要求電商渠道堅持長期主義,反內卷、反不正當競爭,成為茅臺酒市場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賦能者,共同呵護好茅臺的市場秩序。
五糧液則提出要全面布局電商渠道,主動擁抱京東等頭部電商平臺,聯合開展市場動銷、品牌推廣、消費者培育等活動,打通“京東秒送”即時平臺,加強“百億補貼”不合規、不規范商家的監測和打擊力度。
茅臺醬香酒公司招募即時零售代運營服務商,負責旗下5000—7000家終端門店在美團、餓了么和抖音平臺的運營。此外,瀘州老窖還自己開設了“小時達”店鋪,洋河、習酒、水井坊等也已登入京東“酒水秒送”板塊。
在新場景上,通過創新場景,激活新消費,比如茅臺舉辦了如“飛天之夜·黃小西音樂盛典”“UMEET遇見·藍莓音樂節”等活動,用音樂IP搭建與年輕消費群體的鏈接,通過營造一系列新消費場景,取得破圈效應;牛欄山推出“牛碧桶”,開創飲酒新方式,與夏日酒飲場景結合,掀起熱潮。
由此可見,面對行業短期陣痛,頭部酒企的應對之策核心聚焦于“穩”與“拓”。無論是通過果斷控貨穩價捍衛市場秩序與品牌價值,還是開拓新渠道尋求增量突破,都清晰展現了其立足當下、長短結合的務實戰術。
03
長期轉型,如何實現企業之變?
從更高維度的宏觀層面審視,當前社會在生活方式、消費習慣、主力人群及消費理念等核心領域,正經歷深刻的結構性變遷。
主力消費群體加速年輕化與新產業轉移,同時國內人口紅利逐漸削減,國外市場成為重要增量,這些趨勢共同構成了白酒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變量。
面對系統性變革,頭部酒企正從兩大核心方向發力,驅動企業的長期轉型。
首先是在新客群即主力消費者的轉型上,雙軌并進,深耕新客群,擁抱年輕化。
一方面是破圈新商務群體,茅臺就明確提出了推動茅臺酒市場工作的客群轉型,要大力培育新能源、生物科技、數字科技等新興產業的從業者成為新的消費群體,挖掘拓展“新商務”人群。
今年上半年,茅臺頻繁與咪咕、華為、華大集團等新興產業舉行交流座談。此外,五糧液走進了山東航空集團;習酒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與騰訊、華大集團等開展交流座談……可以看到今年頭部酒企們積極與新興產業、科技企業打交道、做朋友。
另一方面是進行產品革新,貼近年輕味蕾與審美。比如五糧液計劃推出29度“五糧液·一見傾心”;瀘州老窖表示已研發出28度國窖1573,同時16度、6度的國窖1573正在測試中;酒鬼酒也透露,已經進行了33度、28度、21度、18度產品的準備工作。以低度化契合年輕人口味和審美。此外,洋河還聯合京東推出了光瓶酒洋河大曲,以更簡潔的包裝和更直接的性價比吸引年輕消費者。
此外,則是推進國際化市場的布局,加速向國際品牌、國際產業的轉型。
其一是品牌層面,亮相國際舞臺,提升品牌曝光度。比如茅臺、五糧液、習酒、古井等企業紛紛亮相大阪世博會,汾酒亮相加拿大餐飲博覽會,洋河亮相巴黎時裝周,西鳳酒亮相韓國葡萄酒與烈酒博覽會等等。
其二是產品層面,針對國際市場,推出相應產品,以文化為紐帶撬動海外消費者,如茅臺推出了5款貴州茅臺酒(走進系列),以稀缺的品質和文化敘事吸引海外鑒賞家、收藏家的青睞。
其三是市場層面,深化消費者培育和市場體系布局。比如舍得酒業持續舉辦全球巡回老酒節,走進加拿大、巴黎等地,通過品老酒等體驗深入高端消費者圈層的口感培育;此外,茅臺、五糧液等企業也持續不斷地進行海外市場調研,布局海外經銷體系。
密集調研的背后,是頭部酒企在行業“深水區”主動求索的戰略定力與時代擔當。基于一線聲音的清醒與果敢,正是頭部酒企穿越周期、引領行業破局的核心競爭力。
您對此有何看法,歡迎下面評論區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