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開口就要中國“敦促伊朗收斂核計劃”,嘴上是“呼吁”,實則是“遞鍋”,遞得干凈利落,還附送了個邏輯陷阱:你中國買了伊朗石油,伊朗用這錢去搞核,那你是不是也該負點責任?
這話一出來,有點人可能真愣了,咱成幕后金主了?可仔細想想,你以色列是哪來的底氣讓中國在中東按你設定的劇本來演戲?還指望中國“勸一勸”伊朗?說白了,就是想把自己搞不定的問題,推到中國這邊來背鍋。
結果我們中國外交部一句話回過去:“事情的是非曲直很清楚。”不爭不吵,一錘定音。什么意思?你誰挑事誰擔責,我們看得明白,也不會配合演出。
這才是高段位的姿態——不接招,不背鍋,也不讓步。
對比過去幾十年中國在中東的存在感,我們以前也不是沒表態過,但更多時候是“謹慎參與”“呼吁和平”,但現在,以色列的外交官已經開始默認中國具備“影響伊朗決策”的能力了。
這不是恭維,而是他們骨子里意識到,中國,真的已經是這個舞臺上的一個關鍵角色了。
你琢磨這個語氣:不是喊美國,不是喊聯合國,也不是喊歐盟,而是喊中國。喊的是誰,代表你認誰是軸心。
這就是中國話語權已經悄悄換擋提速的體現。以色列這口鍋,為什么過去敢甩給美國?因為他們知道美國“必接”;為什么現在來試探中國?因為他們知道,這口鍋如果中國真肯接,才有分量。
但他們又忘了一件事,中國從來不是靠當“全球老爸”來樹權威的,我們靠的是——該買就買、該說就說、不替任何國家掏腰包,也不被任何國家裹挾著進局。
你說買伊朗石油?買啊,便宜啊,而且人家愿意用人民幣結算,你讓誰放棄這種穩定、可靠、不靠美元結算的能源來源?這不是政治,這是貿易,是市場選擇中國,而不是我們湊熱鬧。
而且別忘了,伊朗能靠石油出口續命,是因為美國自己先耍賴,單邊制裁不成,又不讓別人買。這種“你不能買,我也不買,全世界都得聽我的”的做派,現在已經不是過去那種“冷戰邏輯”能吃得開的了。
更狠的是,中國這邊根本沒繞圈子,我們說得很清楚——希望伊以停火持久、不要借著核問題搞武力訛詐、政治外交解決才是正路。
這一通話不多,但每個點都點在以色列軟肋上:
你別拿核問題當幌子搞轟炸;
你別想讓別人出面壓制伊朗,而你自己永遠是“自衛”;
你別扯中國,中國從來不陪人玩雙標游戲。
而這背后,實際上反映的是什么?是中國現在不但有話語權,更有了話語底氣。
怎么來的?稀土、芯片、關稅、港口、航運、能源……中美博弈這么久,從沒見我們哪一次退縮。特朗普想打貿易戰,我們回敬一手加關稅,最后他自己先認慫;稀土出口卡個審批權限,美國就自動放松對中國芯片軟件的限制了。這不是在桌子底下談條件,是當面攤牌。
而且,全球都看在眼里,中國不光是說得硬,做事還穩。《一帶一路》在中亞談得正歡,外國船遇事先查中國人有沒有傷亡,芯片技術剛松綁,西門子立馬發布聲明……
這叫啥?這叫世界體系的權力中心正在悄悄往東移動,而且你不服不行,因為中國早已不是一個“在乎別人怎么看”的國家了,而是一個“別人必須看著你說話”的國家。
說到底,以色列這一波看似挑釁,實則是無聲的“認慫”。他們知道,如果現在還有哪個國家有能力對伊朗說話,可能不是美國了,而是中國。但他們又不肯承認自己的問題,就想用“提醒”的方式讓中國背一半鍋。
結果呢?我們一句“是非曲直很清楚”就讓這場操作啞火了。
所以,有人說,中國變得“越來越強硬”了,其實不如說——我們終于開始說我們自己的語言了,而不是別人希望我們說的那套。
這才是真正讓人愕然的地方——原來中國真的已經不再是那個“按劇本走”的國家了,而是那個開始自己寫劇本的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