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浩俊
文章首發于“譚浩俊”,歡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轉發。公眾號及其他平臺轉載請在后臺留言。
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是,K1373次客車機車脫線事件,如果不是旅客因車內悶熱用安全錘砸破玻璃通風,引發廣泛關注,這起事件是否就會給鐵路部門“悶”在肚子里,不公開具體情況了?
而列車工作人員認為車內雖悶熱但沒有達到破窗應急預案的緊急程度,鐵路公安已對砸窗男子進行了批評教育,是否就是最合適、最恰當的處理,就可以認為此起事件的性質并不嚴重,可以不了了之?
也許,列車人員的說法并不錯,旅客的砸窗行為是著急了點。但是,在車廂內溫度已經超過31度的情況下,旅客選擇砸窗也應當屬于可以理解的范疇,而不是過分舉動。在一個比較狹小的空間內,同樣的溫度對人的身體和心理的影響也是不同的,而不能單純使用常規條件下的身體和心理感受。
更重要的,從通報的情況來看,這趟列車在出現了脫線問題之后,雖然列車工作人員采取了積極措施,包括臨時增加礦泉水和其他物資供應等。但是,當列車遇到這種突發情況下,物資供應只是其中的一項工作。除了物資供應之外,心理安撫、重點人員保護、最大限度通風等,也是需要同步抓好的工作。
看得出來,脫線事件發生后,列車工作人員的工作是認真的,責任心也是比較強的,協調能力也是可以認可的。但是,從專業角度、應急處置能力角度來分析,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至少,應急預案做得很不充分,事件發生后,列車能夠提供的礦泉水只有班組人員自帶的40多瓶水。這一點水,能夠發揮什么作用。這就說明,這趟列車并沒有做好可能發生問題的充分準備。好在此起事件的后果不是太嚴重,且離車站距離不是很遠,能夠給予一定的礦泉水等物資補充。不然,后果會比較嚴重。那么,對這真沒列車來說,有過應急預案嗎?為什么如此被動呢?
如果列車工作人員非常專業,在脫線事件發生后,為了應當可能出現的狀況,列車工作人員應當在列車上招集醫生等專業人員,組成一個臨時醫療隊,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如果時間較長,可能發生新的問題的概率較大,可能還要成立臨時黨支部,號召黨員干部帶頭維護列車秩序,并組成工作小組,分散到各個車廂,配合列車工作人員做好旅客的思想工作,避免出現行為過激現象。
通報沒有提到這些方面的問題,應當是沒有去做。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這趟列車處理突發事件的專業水準還不是很高,準備也不充分。如果素質較高,就應當做好各種預案,就應當在需要的時候隨時能夠提供各種幫助、協助和支持。
鐵路部門對事件經過的通報,可以讓公眾比較直觀地了解到此起事件有情況。但是,由于專業水準不高,又使得事件發生后列車工作人員處置的手段、方法、措施等還是比較滯后的,是需要吸取教訓的。
今日頭條 | 搜狐 | 一點資訊 |
新浪頭條 | 大魚號 | 雪球 |
百家號 | 東方財富 | 智云平臺 |
京東金融 | 小紅書
作者|譚浩俊
微信|thj19881007
微博|譚浩俊微財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