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曾有為
來源 | 品牌觀察官(ID:pinpaigcguan)
引言:百萬網紅“心水哥”站在警戒線外,望著耗費400萬建造的“榮光之屋”一朝被夷為平地。
豪宅秒變廢墟
網紅百萬豪宅的違建之痛
2025年6月,肇慶廣寧某村莊,一臺挖掘機的鋼鐵巨臂重重落下,砸向一棟三層高的歐式別墅。外墻精美的浮雕在機械撞擊下化為齏粉,水晶吊燈從挑高客廳墜下,碎裂聲刺穿空氣,這棟住了三年的豪宅,因建在未經審批的耕地上,在村民持續舉報下被依法強拆。
豪宅的消失,心水哥的衣錦還鄉的夢碎了。
可殊不知這座“鄉愁堡壘”卻暗藏致命硬傷,因為房屋侵占耕地紅線而且加上沒有獲得合法審批,所以就算心水哥掙了錢以后盡心盡力為村里修水泥路、建體育場、甚至出資10萬解決飲水問題都無濟于事。
正因為別墅選址觸碰法律底線,導致三年來村民多次信訪舉報,最終政府啟動強拆程序,心水哥只能落得簽下了一封“自愿拆除保證書”的結局。
可是這些能怪誰呢?怪村民不懂感恩有人做局故意絆心水哥一腳還是怪鐵規難撼正好就踩在了農村建房的審批“鐵網”上?
想必心水哥建房之前也應該知道當前農村宅基地管理非常嚴格,也有了具體的法律法規,所以心水哥的僥幸心理在法規面前不堪一擊。
國家的農田保護區全域已經納入遙感監測,浙江等地實行“農轉用”審批,耕地建房無處遁形;也有了相關的剛性流程約束,放線定位、施工巡查、竣工驗收必須現場核驗等。
再加上面積的管控是一年比一年嚴格,就好比如浙江規定宅基地≤140㎡,建筑面積≤300㎡,翻建不得移位或擴容;而且明確規定“不準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建房”,違者“一律拆除”。
當一位網友坦言感慨:“衛星盯著,找關系也沒用”,人情社會的舊規則在如今法治框架下已經徹底失效了。
即便心水哥捐建基礎設施惠及全村,但“以功抵過”思維在違建問題上失效,公益貢獻和程序正義壓根就不是一碼事!當宅基地成為稀缺資源,財富和人情都不再是突破規則的通行證。
廢墟之上,當挖掘機碾碎的不只是一棟別墅,更是傳統宗族觀念對土地的主權幻想。
今日中國鄉村,衛星航拍與電子審批系統已織成密網,任何“關系硬”的僥幸終將被精準捕獲,心水哥的眼淚澆不活違建之根,卻為所有渴望衣錦還鄉者立下警示碑:鄉村振興的底色,終究是法治精神下的規則意識。
拼搏半生
歸來一場空
心水哥出身廣寧農村,早年憑借二手車生意積累財富,又抓住短視頻風口成為坐擁百萬粉絲的網紅,財富自由后,他懷揣中國人都有的傳統念頭“衣錦還鄉”的樸素愿望耗資400多萬在老家風風光光地打造了一棟歐式別墅,讓父母安享晚年。
不僅羨煞旁人,這棟房子對他多年來打拼成功的一個象征和肯定。
建房過程凝聚全家心血:他親自夯地基、拌水泥,雙手磨出厚繭;母親特地為房梁系上廟里求來的平安紅綢。別墅內設挑高客廳與觀景陽臺,推窗可見童年放牛的山坳,廚房灶臺仿佛還飄著母親烙餅的香氣。
“建房耀祖”的宗族觀念與土地公有制產生碰撞,心水哥父親抱著裝滿老照片的搪瓷杯離開老宅的背影,成為鄉土情感被規則碾壓的縮影。
廢墟之上,心水哥父親那只裝滿老照片的搪瓷杯成為最后的鄉愁信物,當挖掘機碾碎的不只是一棟別墅。
塵埃落定后,心水哥在直播間袒露另一重現實,網紅光環下也避免不了面對財務困境。
他自己雖坐擁豪車卻坦言“兜比臉干凈”,賣一輛虧一輛;廣州房產背負1500萬房貸,拆房事件讓他因禍得福漲了不少粉絲引來了不少人關注......
在網友刷屏“支持重建”的呼聲中,他也只是無奈地說了一句:“先賣明白車,再談蓋房”。
可是心水哥衣錦還鄉的豪宅被拆的許許多多相似的時刻,砸碎的不僅是鋼筋水泥,更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特權迷夢。
到如今拿心水哥來舉例,他的僥幸心理和當初那些人又怎么不算如出一轍呢?
奧運地標變違建
盤古大觀“龍頭”也沒落
不管是今時今日,還是往年,沒有變的一件事實就是違章建筑都是不允許存在的。
2008年的時候,在距離水立方僅180米處,一座金色龍首建筑昂首向天,與奧運盛景交相輝映。
“盤古大觀”這個被媒體譽為“東方巨龍覺醒”的地標,卻在此后上演了魔幻現實,鑲嵌龍鱗的12座空中四合院,竟是赤裸裸的違章建筑!
2010年2月,北京市規委一紙公告撕開華麗表象,開發商北京盤古氏投資有限公司沒有經許可,在三棟公寓樓頂違法加建12組四合院,面積達11297.62平方米。
這些懸浮在19層高空的“老北京院子”,藏著令人咋舌的奢華!為模擬真實土壤環境,每院鋪設1.5米厚浮土,可養錦鯉、種翠竹;防風沙的全景天幕可電動開合,造價堪比小型體育館;樓梯居然還采用了非洲加蓬紅木,室內竟裝私人電梯......
現在復盤都是令人嘆為觀止的程度。
更諷刺的是,當央視記者探訪時,銷售人員正以“俯瞰奧運核心區”為賣點,叫價每平米16萬元,如果真要按此計算的話,違建部分市值豈不是超18億!?
雖然面對鐵證,盤古公司當時也是上演教科書式危機公關,主打一個“我們認罰!交完罰款就合法了!”
當時《北京市城市規劃條例》規定,此類違建應按每平米300-3000元處罰。若取最高標準,罰款不過3389萬元,不到違建價值的九牛一毛,甚至還有所謂的開發商放風出來說:“正在補辦手續,四合院即將獲得‘準生證’。”
這場戲碼,暴露了當時違法成本與暴利間的荒誕倒掛,說白了赤裸裸地就像小偷盜走金條后,僅被要求歸還包裝盒,補上錢就能無事發生。
轉機出現在2013年。隨著實控人郭某某卷入系列案件,盤古大觀再難只手遮天,法律重錘接連落下:2017年,法院認定違建性質不變到2019年啟動拆除,龍首建筑被削頂改造,最后在2023年的時候,變成了方正寫字樓。
當北四環車流駛過改造后的建筑群,那些曾讓富豪爭搶的空中四合院,已化為鋼結構廢墟。有附近居民笑言:“現在看順眼多了,以前那龍頭總讓人覺得要撲下來咬人。”
開發商曾迷信地標建筑就是等于“免死金牌”,試圖抱著”生米煮成熟飯”的事實來綁架,殊不知在法治深化時代,任何“太歲頭上的土”終將被鏟平。
當年每平米最高3000元的罰款標準,對暴利地產如同隔靴搔癢,此案直接推動《北京市城鄉規劃條例》修訂,新增“按工程造價百分比處罰”條款,這才真正能讓違法者真正肉疼。
改造后的盤古大廈收斂鋒芒,與鳥巢、水立方構成和諧天際線,這場持續十五年的拆違拉鋸戰印證:沒有哪條龍能盤踞在法律長城之上,當推土機推平最后一片龍鱗,轟鳴聲恰是為特權時代敲響的警鐘。
那些年,總有人以為“樓蓋得夠高就拆不動”“地標夠靚就能綁架規劃”“關系夠硬就能擺平一切”?
開發商們曾堅信:只要搶建成功、招商入駐,形成“既成事實”,政府必然投鼠忌器,盤古大觀頂風加蓋12座四合院時,算盤打得震天響:“總不能讓奧運地標變廢墟吧?”這種用城市形象綁架執法的策略,在當年屢試不爽。
當年《北京市城市規劃條例》對違建的處罰,如同給巨鱷撓癢癢,按每平米3000元頂格處罰,盤古大觀違建也只需罰3389萬,而同期這些“空中四合院”市值超18億!違法成本不跟收益比起來杯水車薪的話,實則是變相鼓勵“先上車后補票”。
推土機碾碎的不只是混凝土,當2023年方正寫字樓取代張牙舞爪的龍首,足夠說明沒有哪個開發商能凌駕于城市規劃之上,就像沒有哪片龍鱗能抵擋法律的切割機。
如今,吃柚子長一智,現在已經是衛星天網與千萬罰單的新時代了,新《北京市城鄉規劃條例》規定按工程造價百分比處罰,以盤古四合院約4億造價計,現在最高可罰4000萬,是舊標準的12倍!
現在不僅有自然資源部衛星每月掃描全國耕地,還加上了信用絞索收緊,違建企業納入失信名單,直接卡死貸款、拿地資格,網友直呼“現在開發商寧少建十平米,不敢偷建一平米。”
心水哥的違章建筑可能只是鳳毛麟角的一件事,但卻清清楚楚地讓大家看見了中國城市的進化,正從“誰膽大誰得利”的草莽年代,邁向“誰守法誰生存”的規則時代。
推土機的轟鳴恰是為所有特權幻想奏響的安魂曲,畢竟在法治的坐標系里,從來沒有先上車后補票和生米煮成熟飯的僥幸,只有不可逾越的紅線。
對此,您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發表您的意見或者看法,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