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夏天開空調,最舒適、最省電的方式,就是設定“26℃”!殊不知,這只是一句廣告宣傳而已,并非適用所有的場景的科學標準。
奉勸大家一句:空調別再傻傻設定26℃了,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多虧空調師傅的提醒,很多人都做錯了!
一、別再盲信“26℃”了!
1、能效誤區:
當我們設定26℃為初始溫度的時候,空調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夠達到設定溫度。這個過程需要長時間滿負荷運轉,期間的耗電量反而更大。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開低溫。比如直接設置18℃左右,搭配最大風量,讓室內的溫度快速下降。等溫度降下來之后,再設置26℃,這樣可以快速降溫,又能夠節約能耗。
2、體感誤區:
對于普通人而言,26℃的確很涼爽。但是對于老人、兒童、體質較弱的人來說,這個溫度就太低了。時間長了,容易導致腹部不適和呼吸道問題。
3、健康誤區:
長期保持26℃,并且通風環境差的話,容易"空調病"癥狀。比如:頭昏、喉嚨痛、睡眠質量下降等等。
二、科學使用空調
1、白天使用空調的方案
剛開機的時候,設置17-18℃的超低溫,大概運行10分鐘左右,快速讓室內的溫度降下來。
等室溫降下來之后,就可以把溫度固定在26℃-27℃,這個時候,壓縮機就會間歇性工作,更加省電。
長時間不通風,會導致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上升,空氣變得渾濁。如果沒有空氣凈化器,或者新風系統的話。每隔3小時左右,開窗通風10分鐘。
2、夜晚睡眠設置
夜晚的溫度比較低,再加上睡覺的時候新陳代謝下降1-2℃。因此,只需要把溫度設置在27-28℃就夠了。
建議,睡覺的時候啟動睡眠模式。每小時自動微升0.5℃,最終維持在28℃左右。不僅節能,還能夠有效避免著涼感冒。
除此之外,風口不能對著人直吹。可以把風口上調45°,冷空氣的密度比較大,會自然下沉,形成自然對流。
為了避免著涼,睡覺的時候要保護好腹部和關節。
三、省電又舒適的小技巧
1、定期清潔
過濾網臟了之后,不僅會讓空氣質量變差,還會影響冷空氣的輸出效率。每個月都清潔一次過濾網,可以節省15-20%的能耗。
2、搭配循環扇
開空調的時候,可以搭配使用循環扇。可以讓冷氣分布效率提高40%,即便溫度上調1-2℃,依然保持涼爽。
3、濕度管理
盡量使用空氣加濕器,或者擺放一盆清水,甚至是掛一條濕毛巾也可以。保持相對濕度50-60%,可以讓體感溫度降低1-2℃。
4、隔熱措施
白天開空調的時候,注意把遮光窗簾拉起來。這樣可以減少60%的熱輻射,有效節省耗電量。
四、使用空調的常見誤區
1、溫度越低制冷越快
空調的制冷速度,取決于功率而并不是設定的溫度。設置17℃和設置26℃的初始降溫,速度是一樣的。
2、頻繁開關空調更省電
當空調壓縮機啟動的瞬間,產生的功率正常運行時的3-5倍。一次啟動空調產生的耗電量,≈正常使用空調30分鐘。因此,短時間外出,保持運行反而更省錢。
3、除濕模式更省電
在室內濕度<70%的環境中,使用制冷模式效率的確更高。但是,除濕模式只適用于梅雨季等高溫高濕的環境。溫度>35℃,或者空氣干燥的時候,除濕模式更耗電。
文末總結
空調是調節環境的工具,而非制造低溫的機器。我們要學會科學使用空調,用錯了反而增添一身病。你家睡覺的時候,空調開多少度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